![](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四、用p、q、r……等分別表示不同內容的簡單命題,并用符號表示其邏輯聯(lián)結詞,寫出下列復合命題的邏輯形式。
1.用p表示“曹丕是文學家”,用q表示“曹植是文學家”,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Ùq”。
2.用p表示“Q上場”,用q表示“T上場”,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 q”。
3.用p表示“大國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用q表示“小國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Ùq”。
4.用p表示“甲看過《牛虻》”,用q表示“乙看過《牛虻》”,用r表示“丙看過《牛虻》”,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ÚqÚr”。
5.用p表示“甲看過《苔絲》”,用q表示“乙看過《苔絲》”,用r表示“丙看過《苔絲》”。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Ø(pÙqÙr)”。
6.這個語句實際上表達的是“如果皮不存在了,那么,毛將無處依附”這樣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用p表示“皮不存在了”,用q表示“毛將無處依附”,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q”。
7.用p表示“小明去”,用q表示“小紅去”,用r表示“小蕓去”。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Ùq)←r”。
8.用p表示“方老師有病”,用q表示“方老師有急事”,用r表示“方老師不來上課”。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Úq)←r”。
9.用p表示“馬克思主義害怕批評”,用q表示“馬克思主義會被批評倒”,用r表示“馬克思主義就沒有用了”。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Úq)→r”._(本題有討論余地.理解有不同)
10. 答:用p表達“A得一等獎”,用q表達“B得一等獎”,用r表達“C得一等獎”,用s表達“D得一等獎”,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以表示為“pÙqÙrÙs”。
五、下列聯(lián)言推理是什么式?
1.組合式。
2.分解式。
3.組合式。
4.分解式。
5.組合式。
六、請運用選言推理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選言肢不相容的情況下,這個推理是有效的。例如,“這件出土文物或者是唐代的,或者是宋代的,或者是元代的;蛘呤敲鞔;這件出土文物是唐代的;所以,這件出土文物不是宋代的,不是元代的,不是明代的”。而在選言肢相容的情況下,這個推理是無效的。例如,“某人或者是京劇演員,或者是昆劇演員,或者是漢劇演員,或者是豫劇演員;某人是京劇演員;所以,他不是昆劇演員,不是漢劇演員,不是豫劇演員”。
2.這個命題是相容的選言命題,如果以此為大前提,加上“這份統(tǒng)計材料計算有錯誤”的小前提,無法得出“不是原始材料有錯誤,也不是兩者兼而有之”的結論。與本章第二大題第一題對照,有討論余地.)
3.加上前提(A)不能得結論,因為相容選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否定式。加上前提(B)可得出“藝術上有缺點”的結論,因為否定肯定式是相容選言推理的有效式。
4.《黃》的導演姓白,《孫》的導演姓黃,《白》的導演姓孫。
這個結論是通過選言推理得出的。因為《黃》的導演或姓孫、或姓白;而姓孫的導演曾同他對過話,可見他不姓孫。根據(jù)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可得結論:《黃》的導演姓。《孫》的導演或姓黃、或姓白,既然《黃》的導演姓白,他只能姓黃了。這樣,《白》的導演只能姓孫了。
5.這里包含有兩個選言推理。
第一個選言推理是:墓主人或是自然老死,或是暴力致死,或是病死(此前提省略);經(jīng)檢查確認墓主人不是自然老死,也不是暴力致死;所以得出結論:墓主人是病死的。
第二個選言推理是:墓主人或因慢性病而死,或因急性病(包括慢性病急性發(fā)作)而死;經(jīng)檢查,未見慢性病致死的證據(jù);所以得出結論:墓主人是因急性病(包括慢性病急性發(fā)作)而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