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以下關于嚴肅與謹慎相結合政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謹慎,就是指要重證據(jù),重調查研究,不得草率,防止偏差,實行嚴格審批制度、監(jiān)督制度,堅持有錯必糾。
B.嚴肅與謹慎之間是辨證統(tǒng)一、相輔相成的。
C.嚴肅要以謹慎為保證,謹慎要服從嚴肅的要求。
D.嚴肅與謹慎相結合的總精神是講究策略,區(qū)別對待。
12. 嚴肅與謹慎相結合政策的總精神的具體應用就是堅持( )的原則。
A.穩(wěn)、準、狠 B.實事求是
C.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 D.調查研究
13.堅持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針,關鍵是( )
A.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專門機關與廣大群眾相結合的社會工程。
B.把群眾工作貫穿于各項公安專門工作之中。
C.努力實現(xiàn)治安工作的社會化。
D.推進公安群眾工作信息化。
三、多項選擇題
1.建立專門機關與廣大群眾相結合的社會工程,應當( )
A.把群眾工作貫穿于各項公安專門工作之中。
B.努力實現(xiàn)治安工作的社會化。
C.積極促進公安科技群眾化。
D.推進公安群眾工作信息化。
2.適應新的治安形勢,發(fā)展的警民結合方式有( )
A.警民共建精神文明
B.“110”報警服務監(jiān)督系統(tǒng)
C.警民聯(lián)防
D.公安群眾工作信息化
5.公安政策的調整作用表現(xiàn)在( )
A.公安政策對調整有關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的社會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B.公安政策對人民群眾有調動治安積極性的作用。
C.公安政策對違法犯罪分子有遏制、制裁和促其轉化的作用。
D.對公安機關來說,公安政策可以起到強化其職能的作用。
8.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政策中,“懲辦”的含義是( )
A.懲辦并不是指對刑事犯罪分子一律要嚴懲。
B.對刑事犯罪分子依法定罪量刑。
C.根據(jù)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實、犯罪情節(jié)、危害后果以及認罪悔改的態(tài)度,分清主次,區(qū)別對待。
D.對刑事犯罪分子,依照法律規(guī)定,在量刑幅度以內從重處刑。
12. 正確貫徹執(zhí)行依法從重從快懲處嚴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應注意( )
A.該政策有特定的適用范圍,即適用于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
B.必須堅持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
C.從重從快的前提是依法,要做到準確、及時、合法。
D.堅持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定性準確,量刑適當,程序合法。
13. 重證據(jù),重調查研究,嚴禁逼供信政策的基本要求是( )
A.要忠于事實真相,整個辦案過程都要堅持以事實為依據(jù)。
B.嚴禁逼供信,嚴禁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jù)
C.禁止侮辱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嚴,給犯罪嫌疑人以人道的待遇。
D.凡有違反者,必須從紀律上或者法律上追究其責任。
14. 重證據(jù),重調查研究,嚴禁逼供信政策的意義是( )
A.體現(xiàn)了公安民警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對公民的民主權利、人身權利的高度重視。
B.它體現(xiàn)了公安機關依法、公正、文明辦案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C.使辦案工作真正建立在徹底唯物主義基礎上。
D.有利于防止錯案,做到不枉不縱。
15. 公安群眾工作信息化包括( )
A.通過信息宣傳,教育和動員群眾,提高群眾的積極性。
B.通過信息宣傳把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公安對策及時公布于眾,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C.促進保安科技群眾化。
D.建立健全警民溝通的信息網(wǎng)絡。
四、簡答題
1.怎樣建立專門機關與廣大群眾相結合的社會工程?
2.怎樣正確認識嚴肅與謹慎的關系?
3.如何貫徹嚴肅與謹慎相結合的政策?
4.正確貫徹執(zhí)行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政策應注意什么問題?
5.重證據(jù),重調查研究,嚴禁逼供信政策有什么意義?
6.教育與處罰相結合政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五、論述題
如何認識依法從重從快懲處嚴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