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關于中國奴隸制社會的終止時間問題,史學界通常取(A )。
A."戰(zhàn)國封建說" B."西周封建說"
C."魏晉封建說" D."先秦說"
12. 春秋時代周王室衰微,大國爭霸,歷史上出現了所謂"春秋五霸",奴隸制走向瓦解。 參考答案:√
13. "先秦時期",這是奴隸制生產方式和奴隸制上層建筑占主導地位的時期。 參考答案:√
14. "外服官"指商王和周天子直接管轄的中央地區(qū)(王畿地區(qū))的行政官員。 參考答案:×
15. "禮"是為了維護貴族等級秩序,目的是使君臣有位、貴賤有別、尊卑有等、長幼有序。 參考答案:√
16. 商和西周時期,宗教官和史職官有嚴格的劃分。史職名稱的太史、史、御史、作冊、內史等負責管文書冊命,宗教官負責記錄祭祀、占卜的事務。
參考答案:×
17. 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時期 即歷史上的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參考答案:×
18. 宗法制由原始社會的母系大家長制演變而來,至西周是趨于完善。宗法制的基本原則是嫡長子繼承制和大、小宗的區(qū)別與劃分。 參考答案:×
19. 中國奴隸制時代的世襲貴族,與王侯同姓的稱為"公族",異姓的稱為卿族,統(tǒng)稱"世族"。 參考答案:√
20. 春秋這一時代名,因孔子所修魯國史書《春秋》而得名。參考答案:√
21. 夏、商、周實行等級君主專制的國家結構,其王朝實際是一種復合制。
參考答案:×
22.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一個以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中國歷史上夏商周這三個歷史時期年代學的項目。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