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及評分標準(一)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1.犯罪嫌疑人,是指因涉嫌犯罪被偵查機關(guān)立案偵查和被檢察機關(guān)審查是否提起訴訟的人。
2.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guān)對于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后,認為有犯罪事實發(fā)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qū)徟械囊环N訴訟活動.
3.書證,是指以文字,符號、圖畫等記載的內(nèi)容和表達的思想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書面文件和其他物品。
4.拘留,是指公安機關(guān)、人民檢察院在偵查過程中,對于現(xiàn)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遇有法定的緊急情況下依法采取的I:S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二、單項選擇超(每小題1分,共10分)
1.C 2.C 3.A 4.A 5.D
6.C 7.A 8.B 9.B 10.C
三、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 ACD 2.ABCD 3.ACD 4.ABC 5.BCD
6.ACD 7.ABC 8.ABCl) 9.ACD 10.ABC
四、筒答題(每小題12分,共36分)
1.刑事訴訟的特點有:(每個要點2分)
(1)刑事訴訟必須由法定的專門機關(guān)主持進行,其他國家機關(guān)無權(quán)進行.
(2)刑事訴訟活動必須是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進行。
(3)刑事訴訟活動必須依法進行。
(4)刑事訴訟活動的內(nèi)容是解決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犯了什么罪,是否應當受到刑事處罰,處以什么樣的刑罰的問題。
(5)刑事訴訟必須是在特定的訴訟形式下進行。
(6)刑事訴訟的目的是通過準確、及時、合法地揭露犯罪、證實犯罪、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從而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quán)利、民主權(quán)利、財產(chǎn)權(quán)利和其他權(quán)利,保障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順利進行.
2.上訴不加刑原則,是指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訴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改判加重原判決確定的刑罰.(3分)如果是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自訴人提出上訴的案件,(3分)或者在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訴的同時,人民檢察院、自訴人也提出抗訴、上訴的,(3分)則不受此項限制,可以加重原審判決對被告人判處的刑罰。(3分)
3.適用簡易程序?qū)徖淼陌讣校?/P>
(1)對依法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的公訴案件(包括一罪和數(shù)罪),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人民檢察院建議或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的,(4分)
(2)告訴才處理的案件,(4分)
(3)被害人起訴的有證據(jù)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4分)
五、案例分析題(14分)
該法院以附帶民事訴訟判決被告人武某喪失繼承權(quán)的做法是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 (4分)
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zhì)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quán)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可見,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必須符合三個條件:必須在刑事訴訟過程 中提起,必須是犯罪行為直接造成的損失,所造成的損失必須是物質(zhì)上的損失。(5分)
本案被告人武某的行為雖然構(gòu)成虐待罪和故意傷害罪,但被害人繼承遺產(chǎn)與武某的犯罪行為沒有直接的因果關(guān)系.法院判決朱某繼承李某全部的遺產(chǎn),也不是對武某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物質(zhì)損失的賠償.法院不能以附帶民事訴訟判決被告人武某喪失繼承權(quán)。刑事審判庭只能解決虐待罪、故意傷害罪的定罪量刑問題,對遺產(chǎn)繼承事項應由朱某向人民法院另行提起民事訴訟。(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