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會計法與審計法》練習題(3)
1、控制測試與實質性程序有什么區(qū)別與聯系?為什么即使被審計單位經控制測試被認定擁有非常健全的內部控制,注冊會計師仍不能完全省略實質性測試程序?
答案:控制測試與實質性測試的區(qū)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控制測試的內容為內部控制,是定性評價;實質性程序的內容為賬戶金額,是定量評價。
(2)控制測試的目的為評價內部控制有效性;實質性程序的目的是評價賬戶金額正確性,為發(fā)表審計意見提供依據。
控制測試與實質性程序的聯系體現在:控制測試為實質性程序打基礎,控制測試的結果為確定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提供依據;實質性程序是在控制測試的基礎上進行的,實質性程序的程度取決于控制測試的結果。
不能完全省略實質性測試程序的主要原因為:
(1)內部控制是被審計單位為達到其經營管理目標而設立和實施的,最嚴格的內部控制也有其本身的固有限制;一是控制成本的限制,即被審計單位往往因考慮成本而犧牲內部控制可能帶來的效益;二是人為因素的限制,包括有關人員不理解或錯誤理解內部控制,相關人員串通舞弊而回避或破壞內部控制等。這些固有限制可能導致會計報表的重要反映失實。
(2)內部控制是否真正有效,需要通過執(zhí)行控制測試程序予以驗證,但控制測試只能證實內部控制是否有效和得到了一貫遵守,而不能對會計報表反映的合法性、公允性進行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