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案例分析題
1.2007年6月,A市某旅行社委派導游人員小張接待來自上海的旅游團一行共30人。前兩天行程順利,接待和游覽均按計劃進行。第三天結束游覽返回酒店途中,小張以本地旅游局規(guī)定地接必須向外地游客介紹家鄉(xiāng)土特產(chǎn)為由,提出要帶大家參觀當?shù)氐囊患矣袷瘜Yu店。有游客當時就提出,他們在與上海的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時,注明了自己參加的是“高品質純玩團”,全程不進店。小張對此置之不理,一個勁說這個店是上海人開的,請游客們絕對放心。在店里,小張和商店老板一直強調該店對上海游客最優(yōu)惠,老板還展示不少他與上海游客的合影照片。見此情景,不少游客購買了翡翠、瑪瑙和其他珠寶石。最后一天送團途中,小張在車上回顧了行程后,又以捐助貧困山區(qū)希望工程為由,請游客認購他帶來的由當?shù)睾⑼谱鞯氖止に嚻。這么一說,游客紛紛購買,小張共收入現(xiàn)金近千元;氐缴虾:螅杏慰蛯①I來的玉石珠寶等送至相關權威部門檢測,結果全部為假冒偽劣商品。該團游客隨即聯(lián)名向有關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投訴,一是投訴旅行社違背合同,二是投訴導游人員小張有欺詐行為,要求賠償。
請回答以下問題:
(1)該團游客投訴上海的旅行社違背合同是否成立?為什么?如果成立,按照《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賠償試行標準》的規(guī)定,旅行社應對游客怎樣進行賠償?
(2)導游人員小張的行為違反了哪些相關規(guī)定?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導游人員小張及委派小張的A市某旅行社將受到何種處罰?
2.李某參加了某旅行社組織的岳陽旅游團。一天,旅游團乘車從旅游景點回酒店,半途中,一些旅游者要求停車上廁所,導游人員和司機商量后,將車停在一個加油站,并引著大家來到廁所入口。李某看到人太多,就走向廁所后面的土堆,想在那里解決,不料,一只狗沖出來,將他當場咬傷。導游人員連忙把李某扶入汽車,并為他緊急包扎,回到賓館后,又將李某送往醫(yī)院,并為其支付狂犬疫苗費用。旅游結束后,李某提出自己受傷是因為導游人員沒有提醒危險,要求旅行社承擔所有醫(yī)藥費。
請問:李某的要求合理嗎?為什么?
答案:1.(1)該團游客投訴旅行社違反合同成立。因為游客事先與旅行社簽訂的合同中已經(jīng)明確全程不進店購物,但是導游人員違反了這一約定。按照《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賠償試行標準》的規(guī)定,導游人員違反旅行社與旅游者的合同約定,損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權益,旅行社應對旅游者進行賠償:違反合同計劃,擅自增加購物次數(shù),每次應退還旅游者購物價款的20%;擅自安排旅游者到非旅游部門指定商店購物,所購商品為假冒偽劣商品,應賠償旅游者的全部損失;私自兜售商品,應全額退還旅游者購物價款。
(2)根據(jù)《導游人員管理條例》,小張違反了以下規(guī)定:一是不得向旅游者兜售物品;二是在進行導游活動時,不得欺騙、脅迫旅游者消費或者與經(jīng)營者串通欺騙、脅迫消費者。旅游管理部門可對小張采取以下處罰:由旅游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l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門吊銷導游證并予以公告;對委派該導游人員的旅行社給予警告直至責令停業(yè)整頓。
2.李某的要求不合理。根據(jù)《導游人員管理條例》,導游人員在引導旅游者旅行、游覽過程中,應當就可能發(fā)生危及旅游者人身、財物安全的情況,向旅游者做出真實說明和明確警示,并按照旅行社的要求采取防止危害發(fā)生的措施。本案例中,導游人員把客人引到廁所入口,李某自己沒有服從導游人員的安排,自己走到廁所后面的土堆,最終被狗咬傷,與導游人員沒有關系。另外,導游人員和旅行社對他進行了及時的救助,可以說是盡了最大的努力。
李某認為導游人員沒盡責,要旅行社賠償是錯誤的。李某可要求狗的主人進行賠償,因為他沒有盡到看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