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13.在公關口才的表達方式中,采用詳敘或略敘的依據(jù)是( C )。
A.聽眾需要 B.場合限制 C.信息內(nèi)容 D.實際情況
14.非自然語言專指(C )
A.口頭語言 B.書面語言 C.態(tài)勢語言 D.有聲語言
15.證明什么或反駁什么,必須清楚、明白,不能含糊其詞,不能包含歧義,違反這條規(guī)則
所犯的邏輯錯誤為( A )。
A.論題模糊 B.偷換論題 C.論據(jù)虛假 D.循環(huán)論證
16.體現(xiàn)為較為正式的非私人交往關系,語義為“嚴肅”.“莊重”的界域為( C )
A.密切界域 B.人身界域 C.社交界域 D.公共界域
17.公共關系口才必須符合公共關系的基本精神,提出“公眾必須被告知”的是( A )。
A.艾維?李 B.愛德華?伯內(nèi)斯 C.科特勒 D.奧斯汀
18.口才的涵義是(A )
A.有效說話的才能 B.快速說話的才能 C.說服他人的才能 D.正確說話的才能
19.口語交際參與者口才水平的高低,往往就表現(xiàn)為( A )。
A.對語境的控制 B.對語言的選擇 C.對語音的感覺 D.語調(diào)的把握
20.在口語交際的語境原則中,運用語境的影響以增強口語交際的效果被稱之為( D )。
A.對語境的再造 B.對語境的導引 C.對語境的順應 D.對語境的利用
21.說話人對所論述的事物、問題提出的主張、看法或表示的態(tài)度稱之為( A )。
A.論題 B.論據(jù) C.論證方式 D.論證材料
22.聲音的升或降是( B )。
A.音高 B.音調(diào) C.音長 D.音質(zhì)
23.借助想象把物當作人、把人當作物,或把甲物當作乙物來說的修辭手法是( B )。
A.比喻 B.比擬 C.借代 D.排比
24.“這種作風,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边@里采用的修辭手法是( D )。
A.對偶 B.對比 C.排比 D.層遞
25.語言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xiàn)象和符號系統(tǒng),它包含了聲音.文字和( B )。
A.圖像 B.意義 C.情感 D.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