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自學考試《康復護理學》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一、名詞解釋
1、康復 是綜合協調地應用各種措施,以減少病、傷、殘者身心社會功能障礙,以發(fā)揮身體、解剖的最高潛能,使病、傷、殘者能重返社會,提高生活質量。
2、運動治療 是為了緩解癥狀或改善功能,根據傷病的特點進行全身或局部的運動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運動治療在恢復、重建功能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逐漸成為物理治療的主體,是康復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
3、OT 作業(yè)治療簡稱OT。是應用有目的的、經過選擇的作業(yè)活動,對由于身體上、精神上、發(fā)育上有功能障礙或殘疾,以致不同程度地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的患者,進行評價、治療和訓練的過程,是一種康復治療方法。
4、良姿位 指軀體、四肢的良好體位,具有防畸形,減輕癥狀,使軀干和肢體保持在功能狀態(tài)的作用。
5、關節(jié)活動度 又稱關節(jié)活動范圍(ROM)是指關節(jié)運動時所達到的最大弧度。
6、肌張力 是指肌肉組織在靜息狀態(tài)下的一種不隨意的、持續(xù)的、微小的收縮,即在做被動運動時,所顯示的肌肉的緊張度。
7、物理因子療法 簡稱理療,是指應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體,通過人體神經、體液、內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調節(jié)機制,達到保健、預防、治療和康復目的的方法。
8、等張運動 是指肌肉張力不變但長度改變,產生關節(jié)活動的肌肉收縮,可分為向心性收縮和離心性收縮。
10. 等長運動 是指肌肉長度不變,張力改變,不產生關節(jié)活動,也稱靜態(tài)收縮。
二、填空題:
1、殘疾可分為殘損、___殘疾_____和___殘障_____三個水平。
2、現代醫(yī)學是由預防醫(yī)學、 保健醫(yī)學 、臨床醫(yī)學和___康復醫(yī)學________構成的一個完整的體系。
3、言語障礙是指組成言語的 聽 、說、讀 、寫四個主要方面的功能,單獨或兩個以上共同受損
4、康復治療內容豐富,包括物理療法、 作業(yè)療法 、言語療法、 康復 心理療法、康復工程及中國傳統療法等。
5、一個完整的運動處方應包括 運動方式 、 運動強度,運動持續(xù)時間,運動頻率 、運動治療的注意事項
5、長期制動及臥床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包括 體液重新分布 、 心功能減退 、
靜脈血栓形成 和體位性低血壓。
6、臨床常用肌力評定方法有兩種,即 徒手肌力檢查 和 器械肌力測試。
7、徒手肌力檢查的級別判定依據包括 阻力因素 、 重力因素 、 視觸覺感知 。
8、常見的言語障礙包括 失語癥 、 構音障礙 、言語失用癥。
9、溫度覺評定時使用的冷水與溫水溫度分別是 5—10 、 40—50℃ 。
10、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包括持續(xù)被動活動、關節(jié)松動術、關節(jié)牽引術、軟組織牽引術 。
11、步行周期可分 站立相 和 擺動相 兩個時相。
12、脊髓損傷可造成損傷水平以下感覺障礙、運動、__自主神經、括約肌功能障礙。
13、腦卒中患者上下樓梯訓練原則是上樓時健腿 先上,下樓時 患腿 先下。
14、低頻電療法使用電流頻率 低于1000Hz ,中頻電療法使用電流頻率1—100KHz ,高頻電療法使用電流頻率 高于100KHz 。
15、肌力訓練應逐步進行,當肌力在二級以下時,一般選擇 助力主動運動 ,當肌力達到三級時,讓患肢獨立完成 全范圍關節(jié)運動 ,當肌力達到四級時,按 抗阻力 原則進行肌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