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 小題,每小題2分,共30 分)、
1.“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畫”是魏晉南北朝時期________對繪畫特點的認識。( A)
A.陸機B.顧愷之
C.謝赫D.姚最
2.作畫貴有古意論出自D( )
A.錢選B.倪瓚
C.郭若虛D.趙孟頫
3.邪、甜、俗、賴出自( B)
A.王履B.黃公望
C.徐渭D.鄭績
4.“學一半,撇一半”出自(D )
A.黃賓虹B.石濤
C.齊白石D.鄭燮
5.中國繪畫理論最早的功能說是(A )
A.使民知神奸B.士氣
C.傳神D.存形莫善于畫
6.借用畫畫的故事講道家“任自然,返質樸”的思想的理論出自(C )
A.暢神B.似與不似
C.心師造化D.“解衣般礴”
7.中國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畫論是(B )
A.《圖畫見聞錄》B.《敘畫》
C.《林泉高致》D.《筆法記》
8.在清初畫壇上占統治地位的正統藝術觀的代表者是(B )
A.浙派B.四王
C.四僧D.吳派
9.唐代美術理論家張彥遠提出繪畫功能論的主要內容是(C )
A.使民知神奸B.逸氣
C.成教化,助人倫與怡悅情性D.傳神
10.中國繪畫史上第一次提出關于畫派的理論是在(C )
A.明代B.宋代
C.唐代D.元代
11.繪畫要墨法分明,提出墨法有濃墨、淡墨、潑墨、積墨、焦墨等七種墨法的是(A )
A.黃賓虹B.潘天壽
C.徐悲鴻D.張大千
12.明代董其昌等提出山水畫的南北宗論。北宗宗主是(B )
A.王維B.李思訓
C.關仝D.荊浩
13.“師意不師跡”提出者是(B )
A.鄭板橋B.石濤
C.王時敏D.張大千
14.“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提出者是(C )
A.吳昌碩B.高奇峰
C.齊白石D.林風眠
15.倪瓚繪畫理論上主張“逸筆草草”以及( C)
A.士氣B.筆墨當隨時代
C.寫胸中之逸氣D.攝情
下一篇:自學考試《日語》練習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