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自學考試 >> 模擬試題 >> 文學類 >>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 文章內(nèi)容

排行熱點

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二)分章練習題及答案(10)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5年10月8日 ] 【大 中 小】

  一、名詞解釋

  1、章回小說: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說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形式。其特點是:分回標目,分章敘事。首尾完整,故事連接,段落整齊。

  2、“七實三虛”:這是關于《三國演義》藝術構思的一種說法。章學誠在《章氏遺書外編?丙辰札記》中說《三國演義》具有“七分事實,三分虛構”的構思特點。正因為《三國演義》的作者能較好的處理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系,使作品產(chǎn)生了巨大的藝術魅力。

  3、“三絕”:《三國演義》在人物描寫方面,采用類型化的寫法,塑造了許多成功的人物形象,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毛宗崗所說的“三絕”,即最具智慧的諸葛亮、忠義之士關羽以及奸詐的曹操。

  二、論述題

  1、如何看待《三國演義》的“擁劉反曹”傾向?

  應從三個方面分析:一是史學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就存在著孰為正統(tǒng)的不同看法;二是三國故事在民間流傳中融入了人民希望出現(xiàn)明君仁政的愿望;三是小說創(chuàng)作中主題思想的需要。(要求舉出具體的材料事例加以論析)

  2、《三國演義》在戰(zhàn)爭描寫方面有什么特色?

  《三國演義》在戰(zhàn)爭描寫上的成就十分突出。作者筆下的戰(zhàn)爭寫的豐富多彩、變化無窮。充分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另外,在戰(zhàn)爭描寫中,不僅寫出了兩軍相斗勇者勝,而且,還寫出了兩勇相斗智者勝。重點表現(xiàn)統(tǒng)帥人員的運籌帷幄、分析決策,給予讀者許多啟示。

  3、《三國演義》的語言特色是什么?

  《三國演義》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語言特色。它是文言,但又夾雜著白話;是白話,但又有不少文言成分?芍^雅而不澀,俗而不俚。

責編:xiejinyan
昭通市| 阳山县| 钦州市| 绍兴市| 黎川县| 舟山市| 台安县| 巴马| 鹤山市| 营山县| 齐河县| 海盐县| 金秀| 铁力市| 巴中市| 和政县| 宁国市| 华池县| 贵南县| 铁岭市| 宜春市| 常宁市| 南岸区| 祁连县| 荔波县| 高要市| 武夷山市| 东平县| 滨州市| 邵东县| 晋江市| 嵊州市| 浪卡子县| 平度市| 德清县| 双江| 庐江县| 米脂县| 衡山县| 通许县|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