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刑法學》章節(jié)試題及答案:第14章
第十四章 刑法分論概述
一、 名詞解釋
罪狀 簡單罪狀 法定刑 引證罪狀
空白罪狀 敘明罪狀
二、 填空題
1.刑法分則條文通常由 和 兩部分組成。
2.由于刑法分則條文對罪狀描述方式的不同,罪狀一般可分為
、 、 和 四種。
3.以罪名的效力為依據(jù),罪名可為分 、 、 。
4.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構(gòu)成內(nèi)容為依據(jù),罪名可分為 和 。
5.法定刑一般可分為 、 、 等三種。
三、 問答題
1、刑法分則體系排列的依據(jù)與意義;
2、罪狀及其種類;
3、法定刑的概念及其分類。
第十五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
一、名詞解釋
背叛國家罪 叛逃罪 間諜罪
二、填空題
1.勾結(jié)外國或者 ,危害人民共和國的 、領土完整和 的行為,構(gòu)成背叛國家罪。
2.對于策動、脅迫、勾引、收買 、 、 、
進行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的,應當依照武裝叛亂、暴亂罪從重處罰。
3.叛逃罪的主體是 。
4.參加 或者接受 ,或者為敵人指示 ,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構(gòu)成間謀罪。
三、問答題
1.背叛國家罪的概念及其特征;
2.叛逃罪應當如何認定?
3.認定間諜罪應注意哪些主要問題?
五、案例分析
被告人李某在某機關任秘書科長期間,與本單位一女干部(有夫之婦)多次通奸,被其同事孫某揭發(fā),李某因此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因而對孫懷恨在心,圖謀報復。當年4月,李模仿孫的筆跡先后寫了三封信寄給某國設在香港的情報機關,信中還附有一些當時正在召開的人代會的材料,其中有三份會議簡報屬于“機密”級。然后,李某以“知情人”的名義寫信給公安局,要求對孫寫信傳遞情報之事進行追查。上述信件后被我公安機關截獲,并查明是被告人所為。
試分析:被告人李某的行為是否構(gòu)成犯罪?構(gòu)成什么罪?為什么?
參考答案:
第十四章 (略)
第十五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
五、案例分析
李某的行為已經(jīng)構(gòu)成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和誣告陷害罪。
李某為了報復其同事孫某,首先偽造孫某筆跡故意與境外組織聯(lián)系并提供國家秘密、情報,構(gòu)成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隨后又向公安機關誣告是孫某向境外組織提供國家秘密、情報,意圖使孫某受到刑事追究,又構(gòu)成誣告陷害罪,對李某應兩罪并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