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社會工作概論》章節(jié)復習題:第10章
民政工作與社會工作
名詞解釋
l 中國社會工作的“民政模式”:中國社會工作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用行政手段推動的,這在民政工作中尤其突出,于是就形成了一種較為特殊的社會工作運作模式,被稱為社會工作的“民政模式”。
問題
1. 民政工作的社會功能是什么?
a) 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實現(xiàn)社會的民主進步。
b) 廣泛提供社會服務,保證改革順利進行。
c) 實施社會行政管理,促進社會良性運行。
d) 協(xié)調(diào)軍政、軍民關系,促進鞏固國防建設。
2. 民政部門社會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a) 社會福利服務:社會福利事業(yè)、社會福利企業(yè)、城市社區(qū)服務。
b) 救災救濟:救災、五保、扶貧、社會救濟。
c) 優(yōu)撫安置
d) 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
e) 城市流浪乞討人員的社會救助制度。
3. 中國社會工作的“民政模式”的實施特點是什么?
a) 民政部門有一個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網(wǎng)絡和信息渠道。
b) 關注基層以及社會弱勢群體的問題是民政部門的職責所在。
c) 民政部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悉心網(wǎng)絡渠道采集基層的信息、制定社會政策、小范圍試點、以立法形式推廣政策。
d) 重要的社會政策的出臺與實施需要民政部門與上、下級政府部門由下溝通協(xié)調(diào)。
e) 民政部門與社區(qū)、社團關系密切。
4. 中國社會工作為什么會表現(xiàn)出民政模式?
l 中國社會工作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用行政手段推動的,這在民眾工作中尤其突出,于是就形成了一種較為特殊的社會工作運作模式,被稱為社會工作的“民政模式”。
5. 你如何理解中國社會工作的民政模式。
l 中國社會工作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用行政手段推動的,這在民政工作中尤為突出,于是就形成了一種較為特殊的社會工作運作模式,我們稱之為社會工作的“民政模式”這種模式包括以下幾個特點:
a) 民政部門有一個從中央、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地區(qū)(自治州、地級市)、縣(自治縣、縣級市)、鄉(xiāng)鎮(zhèn)(街道)直至村、居民委員會的遍布全國的行政網(wǎng)絡和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的信息渠道。
b) 建國以來,民政系統(tǒng)由于其職責所在,對于負面的社會狀況關注尤甚,與基層、社會貧弱群體也有著一種特殊的聯(lián)系。
c) 改革以來,中國進入經(jīng)濟轉(zhuǎn)軌、社會轉(zhuǎn)型的劇烈變化時期,民政部門面臨的社會問題也劇增。
d) 民政部門各項重大的改革措施和社會政策的出臺,要經(jīng)過黨中央、國務院或全國人大的批準,同時也要依靠各部門和各級政府的支持。
e) 基層政權和群眾自治組織建設是民政部門的職責之一,因此,它與基層社區(qū)有著天然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