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詞解釋:
1. 套印1. 指多色印刷時要求各色版圖案印刷時重疊套準(zhǔn)
2. 水墨平衡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壓力下,調(diào)節(jié)潤濕液的供給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潤濕液的體積比例在15%~26%之間,形成油包水程度輕微的W/O型乳化油墨,以最少的供液量與印版上的油墨量相抗衡
3. 色序3. 印刷品的色彩是由具有不同色相的油墨疊印而成,疊印油墨的次序稱為印刷色序
4. 剝紙 4. 在印刷過程中,油墨墨層撕裂紙面
5. 表面張力5. 表面張力(表面張力系數(shù))(γ)(液體或固體)表面分子受到內(nèi)部分子的拉力。
6. 相對反差6. 相對反差也叫印刷對比度,簡稱K值,是控制圖像階調(diào)的重要參數(shù)。測定出印刷品上或測控條上的實地密度Dv和網(wǎng)點積分密度DR,代入下列公式即可計算出K值。 K=(DV-DR)/DV 或 K=1-DR/DV
7. 無水膠印7. 無水膠印( waterless offset printing), 在平版上用斥墨的硅橡膠層作為印版空白部分,不需要潤版,用特制油墨印刷的一種平印方式
8. 壓印滾筒8. 又稱承印滾筒,是支撐印刷材料,與印版滾筒接觸,產(chǎn)生印刷壓力,完成印刷過程的圓柱形滾筒
9. 反射原稿9. 以不透明介質(zhì)記錄的原稿
10. 色料三原色10. 黃(Y)、品紅(M)、青(C)
二、判斷題: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41. (√)橡皮滾筒半徑必須小于其它兩個滾筒半徑。
2. (. ×)平版的非圖文部分屬于高能表面。
3. (. ×)無水膠印中,油墨乳化對印刷品質(zhì)量影響較小。
4. (√)液體的表面張力是表面緊縮力,它使液體表面積有自動縮小的趨勢。
5.(. ×)油包水程度嚴重的乳化油墨,粘度大幅度下降,墨絲變短,妨礙了油墨的順利轉(zhuǎn)移。
6. (. × )平版印刷的墨色比凹版印刷的墨色厚實。
7. (√)金屬是平滑度很高的承印材料,油墨的附著只能靠分子間的二次結(jié)合力,沒有機械投錨效應(yīng)。
8. (√ )用于輥子和印版的各種固體材料,必須有一定的自由能,它們必須能被潤濕液或油墨優(yōu)先潤濕。
9. (√ )油包水程度輕微的乳化油墨,粘度略有下降,改善了油墨的流動性能,有利于油墨轉(zhuǎn)移。
10. (√ )兩個滾筒接觸時,只有一點或兩點的線速度是相等的,其余各點都不相等。
三、填空題:
1. 膠印印版表面的潤濕是指空白部分上的( 空氣 )被( 潤濕液 )取代的過程。
2. 氣固液三個界面張力的關(guān)系為( γSG-γSL=γLGCOSθ )。
3. 貯墨系數(shù)的表達式為( k )。
4. 著墨系數(shù)的表達式為(Kd = . Kd = A著/A版 )。
5. 多色膠印機油墨疊印方式為( 濕壓濕 )。
6. 膠印機中,橡皮滾筒的包襯是(襯墊和橡皮布 )。
7. 印刷圖像以冷色調(diào)為主時, 后印( 青、黑 )油墨。
8. 印刷中,油墨滲透到紙張反面是( 透印 )。
9. 每根著墨輥輸給印版的墨量與所有著墨輥數(shù)給印版的總墨量之比,稱為( 油墨轉(zhuǎn)移率)。
10. 普通膠印的水分一部分( 蒸發(fā) )進入空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