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自學考試《有效教學的理論與方法》章節(jié)試題:第1章
第一章 有效教學概論
作業(yè)題
1 .在界定有效教學時,西方學者形成了哪四類定義?
2 .西方學者對有效教學的認識上形成的共識有哪些?
3 .國內(nèi)學者對有效教學的三種主要定義方式是什么?
4 .什么是有效教學?
5 .有效教學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參考答案:
1 .在界定有效教學時,西方學者形成了哪四類定義?
在界定有效教學時,西方學者形成了以下四類定義:
( 1 )著眼于教學目標的定義,即認為有效的教學系指教師通過一系列的變量促進學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學,它著眼于教學目標的取得,有效的教學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功地達成了預定學習目標的教學。
( 2 )著眼于教學技能的定義,即認為有效的教學是復雜的、智力的要求和社會性挑戰(zhàn)的工作,它是由一系列可獲得的,可改進的和可發(fā)展的教學技能來完成的。
( 3 )著眼于學習成就的定義,即認為有效的教學從根本上是指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活動,安排學習任務和提供學習經(jīng)驗,以便使學生獲得預期的知識、技能、理解和態(tài)度。
( 4 )著眼于教學全過程的定義,即認為應該從 教學全 過程對有效教學進行考慮,如從三個層面(領域)——教學的輸入、教學的過程和教學的產(chǎn)出角度來解釋和確定有效教學。
2 . 西方學者對有效教學的認識上形成的共識有哪些?
( 1 ) 有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教育目標,尤其是課程目標和課程標準的理解與把握。
( 2 )有效教學總是通過教師良好的教學品質(zhì)、教學行為和教學技能以及恰當?shù)慕虒W策略來實現(xiàn)的。
( 3 )有效教學總是與教師對教學實踐的反思、 探詢以及對他們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反思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
( 4 )有效教學的評價標準不僅要看教師的教學行為,而更重要的是看在一段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fā)展。
( 5 )有效教學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概念和模式, 它是一個隨著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變化和學生發(fā)展變化影響的動態(tài)概念。
3 . 國內(nèi)學者對有效教學的三種主要定義方式是什么?
( 1 )著眼于對“有效”理解的有效教學定義,如認為有效教學的實質(zhì)是探討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它有三重意蘊——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探究有效教學就是要使教學活動“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 2 )著眼于從“有效”與“教學”關系上來理解有效教學的定義,如認為 “有效”就是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而“教學”則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
( 3 )著眼于從多層次、多維度的視角來理解有效教學的定義,認為有效教學的預期目標是不可能一次實現(xiàn),只能分層次、分階段來進行,有效教學的定義應該考慮到教學活動的層次劃分問題。如認為有效 的課堂教學可以劃分為兩個維度,即基礎性維度與發(fā)展性維度;有效教學的表現(xiàn)形態(tài)有三個層次,即表層、中層和深層。
4 .什么是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促使學生發(fā)展而創(chuàng)造性地綜合利用一切合乎教學規(guī)律、教學原則、先進教學理念的教學方式、方法、策略來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改進教學過程,致力于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個性化教學活動。
5 .有效教學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 1 )教學目標是多維的,側(cè)重于教學的發(fā)展性功能
( 2 )教學準備全面充分
( 3 )教學活動強調(diào)主體間的交流與互動
( 4 )教學組織形式多樣化
( 5 )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 6 )恰當應用各種教學手段
( 7 )教學評價全面且具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