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國際經(jīng)濟學》章節(jié)試題及答案:第8章
第8章 匯率決定理論
重點問題:匯率決定的一般理論 戰(zhàn)后匯率決定的理論
單選
1.兩國貨幣之間的價值之比表現(xiàn)為貨幣的法定含金量之比,是( D )
A購買力評價 B絕對購買力 C相對購買力 D鑄幣平價
2.國際借貸的差額由以下因素決定( A )
A經(jīng)常項目與資本項目的差額決定 B通貨膨脹率
C物價變動率 D利率
3.傳統(tǒng)購買力評價說的理論基礎是( B )
A奧國學派的主觀效用說 B貨幣數(shù)量說
C理性預期學派理論 D薩伊定律
4.匯兌心理說的理論基礎是(A)
A奧國學派的主觀效用說 B貨幣數(shù)量說
C理性預期學派理論 D薩伊定律
5.根據(jù)流動資產(chǎn)選擇法,投資者對墨西哥經(jīng)濟信心增強會導致比索(C)。
A由于以比索標價的投資資產(chǎn)供給增加而升值
B由于以比索標價的投資資產(chǎn)供給增加而貶值
C由于以比索標價的投資資產(chǎn)需求增加而升值
D由于以比索標價的投資資產(chǎn)需求增加而貶值
判斷
1.虛金本位制不屬于金本位制。(×)
2.若美國通貨膨脹高于英國,美元相對于英鎊貶值。(√)
3.若英國的實際利率高于美國,美元相對于英鎊升值。(×)
4.金本位制依靠匯率易變性糾正國際收支赤字。(×)
5.在金本位制下,國際收支赤字國通過減少貨幣供給降低國內(nèi)價格水平。(√)
6.在金本位制下,一國的高利率和資本流入將有助于該國自動調整國際收支赤字。(√)
7.貨幣主義的匯率理論特別強調國際經(jīng)濟中匯率在各國或各個經(jīng)濟體之間的協(xié)調作用,因此小國也應該對世界通貨膨脹與匯率不穩(wěn)定負責。(×)
8.美元成為世界金融體系的關鍵貨幣后會面臨所謂的“特里芬兩難”局面。(√)
名詞
1.黃金輸出點(Gold export point):法定平價加上一定數(shù)量金的運輸成本等于兩國間一單位貨幣的比價。
2.黃金輸人點((Gold import point):法定平價減去一定數(shù)量金的運輸成本等于兩國間一單位貨幣的比價。
3.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國際貨幣體系1880年到1914年實行的本位制,在該體系下,黃金成為唯一的國際儲備,匯率只隨金價波動,國際收支的調整靠的是價格及黃金流動。
4.購買力平價理論[Purchasing—power parity(PPP)theory]:該理論認為兩種貨幣匯率的變化部分原因是兩國一般價格水平比的變化。
5絕對購買力平價(Absolute purchasing—purchasing-power parity ):假設平衡匯率等于兩國的價格水平之比,這一購買力平價理論是不被接受的。
6.相對購買力平價(Relative purchasing—power parity )當兩國都存在通貨膨脹時,名義匯率等于過去的匯率乘以過去的匯率乘以兩國通貨膨脹之商。
簡答
1.為什么說國際借貸的差額是匯率變動的基礎?P173
2.簡述購買力平價說的基本內(nèi)容并予以評價。P174
3.試應用匯兌心理說說明人們的心理因素對匯率走勢的影響。P175
4.為什么人們對流動資產(chǎn)的選擇會影響到匯率的變動?P176
5.貨幣主義的匯率理論是如何強調貨幣因素在匯率決定與變動中的作用的? P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