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與胃病辨證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運化,主升清
2、脾主統(tǒng)血
3、主肌肉四肢
4、開竅于口,其華在唇
胃為水谷之海,主受納,腐熟水谷
脾病的主要癥狀
1、運化失常:食少納呆,腹脹,浮腫
便溏,濕聚生痰
2、清氣不升:頭暈,神疲
3、有統(tǒng)血:慢性出血
4、四肢失充:肌肉瘦弱無力
5、胃失和降:噯氣、惡心、嘔吐、呃逆等
(一)脾氣虛證
概念:是脾(胃)氣不足,運化失健所表現(xiàn)的證候
成因:
• 飲食不節(jié)
• 勞累過度
• 思慮傷脾
• 久病耗氣
臨床表現(xiàn):氣虛證 + 運化失司
氣虛-少氣懶言,神疲乏力
運化失司-腹脹納呆,便溏
面色萎黃,形體消瘦
面色恍白,形體肥胖
舌脈-舌淡苔白,脈緩弱
(二)脾陽虛證
概念:脾陽虛衰,陰寒內盛所表現(xiàn)的證候
成因:
• 脾氣虛進一步發(fā)展而來
• 過食生冷,過食寒涼
• 寒涼藥太過,損傷脾陽
• 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
脾陽虛證
臨床表現(xiàn):陽虛證 + 脾虛證
陽虛-形寒肢冷,四肢不溫,面白,口
淡不渴
脾-腹部冷疼,喜溫喜按,大便稀溏,
或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帶下量
多而清稀色白
舌脈-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苔白滑,脈
沉遲無力
(三)中氣下陷證
概念:是脾氣虧虛升舉無力反而下陷的證候
成因:多由脾氣虛進一步發(fā)展而致
臨床表現(xiàn):脾氣虛證 + 臟器下垂
脾氣虛-腹脹納少,神疲,四肢乏力,頭
目眩暈,面白無華;舌淡苔白,脈緩弱
氣陷-脘腹墜脹,或便意頻頻,或久泄不止
精微物下瀉-小便渾濁如米泔
臟器下垂-子宮、胃、肝、腎、直腸等
(四)脾不統(tǒng)血證
概念:是脾氣虧虛不能統(tǒng)攝血液所表現(xiàn)的 證候
成因:久病脾虛; 勞倦傷脾
臨床表現(xiàn):脾虛證 + 出血癥
脾虛-面色萎黃或蒼白,食少便溏
出血-便血、尿血、肌衄、齒衄、崩漏
舌脈-舌淡,脈細無力
脾虛四證鑒別表
(見書147頁)
脾陽虛證:溫煦功能下降
脾氣虛證 脾虛氣陷證:升舉功能下降
脾不統(tǒng)血證:固攝功能下降
(五)脾陰虛證
概念:是指脾陰不足,健運失調所表現(xiàn)的證候。
成因:過食辛辣;熱病傷陰;
臨床表現(xiàn):陰虛證+脾失運化
陰虛—五心煩熱,口燥唇干
脾失運化—脾脹,不思食,大便干結
舌脈—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或細澀
(六)寒濕困脾證
概念:是寒濕內盛,中陽受困表現(xiàn)的證候
成因:過食生冷;久居潮濕,寒濕內生
嗜食肥甘,濕濁內生
臨床表現(xiàn):寒濕證 + 脾失健運
寒濕-頭身困重,面色晦暗,泛惡欲吐
脾-脘腹脹痞悶脹痛,食少便溏
舌脈-舌淡,苔白膩,脈濡緩
(七)濕熱蘊脾證
概念:是濕熱內蘊中焦,脾主運化功能受困所表現(xiàn)的證候
成因:
• 感受濕熱
• 嗜食辛熱肥甘,嗜酒
• 寒濕蘊久化熱
臨床表現(xiàn):濕熱證 + 脾運受困
濕熱-身熱不揚,汗出不暢,身目鮮黃,
或皮膚發(fā)癢
脾 -脘腹痞悶,納呆嘔惡,大便不爽,
肢體困重,渴不多飲
舌脈-
(八)胃陰虛證
概念:是指胃陰不足,胃失濡養(yǎng)所表現(xiàn)的 證候
成因:
• 熱病后期,胃陰劫傷
• 嘔吐過頻,過用辛燥
• 肝郁化火,灼傷胃陰
臨床表現(xiàn): 胃部癥狀+ 陰虛證
胃 -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干嘔,
嘈雜,呃逆
陰虛-口燥咽干,大便干結,小便短少
舌脈-
(九)食滯胃脘證
概念:指飲食停滯胃腸所表現(xiàn)的證候
成因: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
臨床表現(xiàn):胃脘痛 + 食滯證
胃 -胃脘脹悶,甚則攻撐作痛,拒按,
吐后痛減
食滯-噯腐吞酸,厭食,瀉下不爽,便如敗
卵,或大便秘結
舌脈-舌苔厚膩,脈滑或沉實
(十)胃寒證
概念:是寒邪犯胃,胃氣凝滯,胃失和降所表現(xiàn)的證候
成因:
• 乘涼飲冷,腹部受寒
• 嗜食生冷,胃陽受損
臨床表現(xiàn):胃脘疼痛 + 寒證
胃 -胃脘冷痛,甚劇痛,得溫痛減,
惡心嘔吐,呃逆噯氣
寒證-口淡不渴,畏寒肢冷
舌脈-舌質淡白苔白滑,脈沉緊或弦
(十一)胃熱證
概念:是指胃中火熱熾盛所表現(xiàn)的證候
成因:過食辛辣,食積化火
情志不遂,氣郁化火
臨床表現(xiàn):胃脘痛 + 熱象
胃 -胃脘灼痛,拒按,消谷善饑,或
口臭;牙齦腫痛,潰爛
熱象-大便秘結,小便短黃
舌脈-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