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膿
(一)成膿的特點(diǎn)
1.疼痛 陽證膿瘍:疼痛劇烈,按之痛甚。陰證膿瘍:痛熱不甚而酸脹明顯。
2.腫脹 淺部膿腫:腫勢高突,根角收束, 皮薄光亮。
深部膿腫:皮膚變化不明顯,但脹感較甚。
3.溫度 陽證膿瘍,則局部溫度增高。
4.硬度 腫塊變軟,按之應(yīng)指。
(二)確認(rèn)成膿的方法
、佟“从|法
a. 用兩手食指的指端輕放于膿腫患部,相隔適當(dāng)?shù)木嚯x,然后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種波動的感覺,這種感覺稱為應(yīng)指。
b. 經(jīng)反復(fù)多次及左右相互交替試驗(yàn),若應(yīng)指明顯者為有膿。
c. 在檢查時注意兩手指腹應(yīng)放于相對應(yīng)的位置,并且在上下、左右四處互相垂直的方向檢查。若膿腫范圍較小,則用左手拇、食兩指固定于膿腫的兩側(cè),以右手的食指按觸膿腫中央,如有應(yīng)指為有膿。
、凇⊥腹夥
醫(yī)生以左手遮著患指( 趾 ),同時用右手把手電筒放在患指( 趾 )下面,對準(zhǔn)患指( 趾 )照射,然后注意觀察患指( 趾 )部上面,如尚未化膿時,則見清晰潮紅,如見深黑色的陰影為有膿。
③ 點(diǎn)壓法
、堋〈┐谭
、荨超
(三)辨膿的形質(zhì)、色澤和氣味
1) 膿的形質(zhì):
、佟∫顺砗癫灰讼”。
② 膿稠厚者氣血充盛,陽證多見;稀薄者氣血虛弱,陰證多見。
③ 先出黃色稠厚膿液,后出黃稠滋水,是將斂佳象。膿由稠厚轉(zhuǎn)為稀薄,為體質(zhì)漸衰,一時難斂。
、堋∧摮扇站貌恍,潰后膿稀如水直流,其色不晦、氣不臭,未為敗象。若膿稀似粉漿污水,或夾敗絮狀物,色晦腥臭者,為氣血衰竭之?dāng)∠蟆?/P>
2) 膿的色澤:
a. 宜明凈不宜污濁。
b. 膿液黃白質(zhì)稠,色澤鮮明,為氣血充足,最是佳象。
c. 如黃濁稠厚,色澤不凈,為氣火有余,尚屬順證。
d. 如黃白質(zhì)稀,色澤潔凈,氣血雖虛,未為敗象。
e. 如膿色綠黑稀薄,為蓄毒日久,有損筋傷骨的可能。
f. 如膿中夾有瘀血,色紫成塊,為血絡(luò)損傷。
g. 如膿色黃如姜汁,則每多兼患黃疸,病勢較重。
3) 膿的氣味:
、佟∫寺孕榷灰顺舴x。
、凇∧撘阂话懵詭任,其質(zhì)稠厚,大多是順證。
③ 若腥穢惡臭,其質(zhì)必薄,大多是逆證,而起常是穿膜蝕骨之征。
④ 若加有氣泡蟹沫,為內(nèi)膜已透,每多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