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名: 蜜柑草
漢語拼音: MIGANCAO
拉丁名: Phyllanthus matsumurae Hayata
英文譯名: all-grass of Matsumura Leafflower
中藥材基原: 為雙子葉植物藥大戟科值物蜜柑草的全株。
動植物資源分布: 分布江蘇、安徽、浙江、福建等地。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生于山坡或路旁。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夏、秋采收。
藥性: 微苦、寒
歸經(jīng): 肝、胃經(jīng)
功效: 清熱,明目,健胃,止痢,滲濕,利尿。
性味分類: 清熱藥,明目藥
主治: 治肝炎黃疸,暑熱腹瀉,紅白痢,水腫。
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者1~2兩)。外用:搗敷。
選方: 治痢疾,腸炎: 蜜柑草一兩至一兩半。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各家論述: ①蘇醫(yī)《中草藥手冊》:治蛇咬傷,小兒疳積。并治感冒,眼結(jié)膜炎,暑熱腹瀉,痢疾,夜盲癥,尿路感染,尿路結(jié)石,腎炎水腫。②《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清肝明目,消疳止痢。治肝炎黃疸,暑熱腹瀉,紅白痢,水腫。
考證: 出自《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
藥材基原分類: 大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