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名: 翡翠貽貝
品名: 淡菜(《中國藥用動物志》)。
漢語拼音: FEICUIYIBEI
拉丁名: 原動物翡翠貽貝Perna uiridis (Linnaeus)
英文譯名: Jadeite Mussel
中藥材基原: 為貽貝科動物翡翠貽貝的肉。
動植物資源分布: 本種分布于我國南海和東海南部。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以足絲相互附著在水流暢通處的巖石上生活,自干潮線至水深5一6米處分布較密,最深可分布至17米左右。雌雄異體,產(chǎn)卵早期約在6月中旬,晚期10一12月間。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四季捕捉,捉后置沸水中燙死,去殼取肉曬干備用。
中藥化學(xué)成分: 干品含氯化納2.81%、總氮8.765%、灰分11.31%。酸不溶性物質(zhì)0.058%、糖原22.15%、脂肪11.51%、蛋白質(zhì)65.00一68.02%、糖類28.15一29.30%、熱值5.330一5.432千卡/克。含多種氨基酸及維生素。貝殼含碳酸鈣、糖蛋白。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貝制劑對豬胃有保護作用,是通過前列腺素系統(tǒng)而起作用。
藥性: 甘、咸,溫。
歸經(jīng): 入肝、腎、脾三經(jīng)。
功效: 益陰補血,益氣填精,消癭散結(jié),止痢。
性味分類: 養(yǎng)陰藥
主治: 用于氣血不足,虛勞消瘦,貧血之諸虛之癥。用于腎虛所致陽萎不舉、腰膝酸軟、疼痛。用于癭氣。用于中氣下陷之久瀉久痢之癥。
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 25一50克。
各家論述: 《中國藥用動物志》:有益陰補血、益氣填精、消癭散結(jié)、止痛等功能。主治虛勞消瘦、陽痿不舉、腎虛腰痛、貧血、久痢、癭氣等。
考證: 始載于《中國藥用動物志》。
藥材基原分類: 蚌殼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