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簡介:
【名稱】三七
【拼音名】Sān Qī
【來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的干燥根。秋季花開前采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莖基,干燥。支根習稱“筋條”,莖基習稱“剪口”。
【性狀】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xù)的縱皺紋及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zhì)堅實,斷面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筋條呈圓柱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剪口呈不規(guī)則的皺縮塊狀及條狀,表面有數(shù)個明顯的莖痕及環(huán)紋,斷面中心灰白色,邊緣灰色。
【炮制】三七粉:取三七,洗凈,干燥,碾細粉。
【性味】甘、微苦,溫。
【歸經(jīng)】歸肝、胃經(jīng)。
【功效】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剌痛,跌撲腫痛。
【用法用量】3~9g;研粉吞服,一次1~3g.外用適量。
【注意】孕婦慎用。
【儲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