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在其官網上悄悄公布了名為“2020年上海市初中課程終結性評價指南”,當晚“上海發(fā)布”予以轉發(fā),引起考生家長廣泛關注。
2020年上海中考語文試卷結構
“大樹成長營”第一時間分析對照了今年五門學科的具體要求,發(fā)現(xiàn)語文學科出現(xiàn)較大變化,而其他學科保持平穩(wěn)。
二、2020年上海中考的五大變化
根據(jù)市教育考試院公布的《2020年上海市初中語文課程終結性評價指南》,共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評價的性質、目的和對象、評價標準、試卷結構及相關說明、題型示例和附錄,其中變化最大的試卷結構和題型示例。
總體來說,上海中考語文150分的總分沒變,古詩文、現(xiàn)代文和作文各占40分、50分和60分的大結構沒變,變化的是古詩文和現(xiàn)代文兩大板塊題型和分布。
變化一:古詩文默寫從15分增至16分
多年來,上海中考的古詩文默寫部分都是15分,明年增加至16分,增加的不僅僅1分,相應的考試變化也出現(xiàn)了調整,原來考試是5句古詩文,每一句3分,根據(jù)官方提供的題型示例, 新增加的默寫題可能不是簡單的背誦式默寫,而是在閱讀理解中填空。根據(jù)此前的統(tǒng)計,默寫題目難度系數(shù)為0.94,也就是說所有考生中,15分能得到94%的分數(shù),但這道新題還沒有給出難度系數(shù),可能比目前的難度要高一些。
從公布的默寫篇目來看,有一些新的調整。
變化二:詩詞理解題4分取消
原來每年都有詩詞理解題,這類題目一直被認為難度較低,明年將調整到課內古詩文閱讀部分,由此,課內古詩文閱讀也從以往的9分增加到12分。
變化三:文言實詞從150個減至145個
古詩文是中考語文的重點和難點,由于對文言文部分的要求提高較多,從某種程度上說,文言詩詞的減少也可以為考生適當“減負”。
變化四:“綜合運用”從10分增加到12分
明年上海中考的現(xiàn)代文閱讀部分從原來的22分減少到20分,這2分調整到“綜合運用”板塊中,從原來的10分增加到12分。
一般情況下,上海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部分分為三塊,第一塊是記敘文閱讀,明年仍為18分沒有變化;第二塊為議論文或說明文,近年來說明文文體比較常見,分數(shù)為22分;第三塊為“綜合運用”,如今增加2分,說明對考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高度重視。
變化五:現(xiàn)代文閱讀首次出現(xiàn)高難度題目
根據(jù)此前公布的示例,上海中考題最高的難度為0.51,而新出現(xiàn)的他們可能超過這個難度,達到0.43,可謂中考語文題“史上最高難度”。
對于明年中考語文的幾大變化,原楊浦區(qū)語文教研員陳庭茂老師認為,這說明語文學科受到越來多的關注,難度可能適當提高,對學生和教師都提出了新要求。
中華考試網分析指出,變化的導向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是古詩文部分更加側重學生的默寫和古詩文的積累,同時對學生古詩文的賞析能力要求提高了。今年9月份,上海高一新生采用全國版統(tǒng)編教材,教材中古詩文的篇目有較大增加,可能與此有一定關系。
其次是現(xiàn)代文閱讀上,更加重視考生運用知識和遷移知識的能力, 而不再是死記硬背。首次出現(xiàn)區(qū)分度低于0.5的閱讀題,可能對部分學生帶來新挑戰(zhàn)。
第三,在綜合運用語文知識方面,要求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熱點,并形成自己的思考。
“大樹成長營”認為,上海中考語文的變化,在思維容量和語言表達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將充分考查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習能力,更加側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勢必將引導初中學校深入推進課程教學改革,對明年的中考考生將帶來直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