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古詩文填空。(8分)
(1) ,百草豐茂。 ,洪波涌起。(曹操《觀滄!)
(2)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李白《峨眉山月歌》)
(3)我寄愁心與明月,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4)《〈論語〉十二章》中闡述“學(xué)”和“思”辯證關(guān)系的句子是: , 。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鑒:鏡子),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論語〉十二章》中孔子的話: , 。
8.仿照例句,以“筆”為開頭,寫出兩個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分)
例句:書似階梯,開啟心靈之門;書似燈塔,照亮前行之路。
仿句: , 。 , 。
二、閱讀理解 (共35分)
(一)古詩詞閱讀(8分)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9.這首詩表達(dá)了詩人怎樣的的思想情感,哪兩句最能體現(xiàn)詩人這種情感?(4分)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lián)歷來膾炙人口,“生”和“入”用的很妙,請說說妙在何處?(4分)
(二)文言文閱讀(13分)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饺铡熬c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劉義慶《世說新語·陳太丘與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yuǎn)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伋辭謝之。及事訖,諸兒復(fù)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dāng)還”。伋請別駕從事③,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④,須期乃入。其為人若此。 (選自《后漢書·郭伋傳》,略有改動)
【注釋】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剛擔(dān)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別駕從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1.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不符合文中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太丘舍去(舍棄、丟下)
B.則是無信(不講信用)
C.及事訖(完畢)
D.先期一日(約定的日期)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相委而去 言而無信
B.計日告之 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C.遂止于野亭 駢死于槽櫪之間
D.其為人若此 為人謀而不忠乎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4.甲、乙兩文告訴了我們一個同樣的道理: 。(2分)但從選材角度看,甲文選取的是友人“無信”“無禮”的反面例子,乙文選取的是 的正面例子;(1分)從表達(dá)方式看,甲文側(cè)重 ,乙文側(cè)重敘述。(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