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陟罰臧否 否極泰來
B.深入不毛 吹毛求疵
C.興復之效 東施效顰
D.咨諏善道 道聽途說
4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與“小大之獄”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屬予作文以記之 B.輟耕之壟上
C.故時有物外之趣 D.何陋之有
4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何以戰(zhàn) 何陋之有
B.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言語粗鄙
C.忠之屬也 神情與蘇黃不屬
D.下視其轍 其如土石何
4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時時而間進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B.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曾不若孀妻弱子
C.今齊地方千里 方其遠出海門
D.擇其善者而從之 京中有善口技者
4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
A.暮寢而思之 寢食不安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耳提面命
C.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望而生畏
D.皆朝于齊 朝秦暮楚
4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公輸盤不說 請說之
B.胡不見我于王 于是見公輸盤
C.起于魯 子墨子起,再拜
D.今有人于此 蒼鷹擊于殿上
5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于是惠子恐 于是鴟得腐鼠
B.子固非魚也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C.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發(fā)于南海
D.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51.下列句中的“之”與“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A.春冬之時 B.漁人甚異之
C.何陋之有 D.無絲竹之亂耳
52.下列詞語中的“負”與“負篋曳屣”中“負”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勝負難料 B.忘恩負義
C.負荊請罪 D.久負盛名
53.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尋張懷民 尋物啟事
B.月色入戶 木蘭當戶織
C.相與步與中庭 飛鳥相與還
D.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賓客意少舒
54.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
A.以其境過清 面刺寡人之過者
B.以其境過清 以中有足樂
C.伐竹取道 道不通,度以失期
D.參差披拂 參差不齊
55.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重道遠
B.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國富民強
C.人恒過然后能改 過猶不及
D.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不言而喻
56.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舍生而取義者也 舍本逐末
B.而樂亦無窮也 窮困潦倒
C.尋向所志,遂迷 志存高遠
D.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寒下秋來風景異
5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
A.陶后鮮有聞 鮮為人知
B.香遠益清 精益求精
C.水陸草木之花 孔子云:何陋之有
D.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事不宜遲
5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學而不厭 貪得無厭
B.不亦說乎 著書立說
C.思而不學則殆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D.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人善任
5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
A.無從致書以觀 興致勃勃
B.先達德隆望尊 德高望重
C.是以人多以書假余 狐假虎威
D.余幼時即嗜學 嗜書如命
60.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未嘗稍降辭色 春色滿園
B.益慕圣賢之道 道不拾遺
C.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故弄玄虛
D.色愈恭,禮愈至 無微不至
61.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
A.不能名其一處也 莫名其妙
B.滿坐寂然 口技人坐屏障中
C.幾欲先走 錄畢,走送之
D.眾妙畢備 鋒芒畢露
6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儼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綺繡
C.是亦不可以已乎 死而后已
D.茍全性命于亂世 故不為茍得也
63.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
A.余寒猶厲 雖敗猶榮
B.偕數友出東直 白頭偕老
C.若脫籠之鵠 固若金湯
D.山巒為晴雪所洗 為人處世
1.C[“設帳”的意思是講學、教書。]
2.A[A項“為”都是介詞,表被動;B項前者為代詞,“這”,后者的意思是“這樣”;C項前者的意思是“像”;后者的意思是“按照”;D項都是代詞,前者代“這件事”,后者代“石獸”。]
3.D[A項前者是形容詞,后者形容詞作動詞;B項前者是助詞,后者是代詞;C項前者的意思是“丟失”,后者的意思是“逃跑”;D項都是代詞,“他的”。]
4.B[“十九”的意思是“十分之九”。]
5.C[A項前者是動詞,后者是名詞;B項前者是代詞,“這樣”,后者的意思是“……的樣子”;C項都是代詞,“他”;D項前者的意思是“比”,后者的意思是“從”。]
6.B[A項前者的意思是“每天”,后者的意思是“天”;B項都是代詞;C項前者同現代漢語的“有”,后者是通假字,通“又”;D項前者表轉折,后者表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