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的經(jīng)歷是難以忘懷的,例如習慣養(yǎng)成、難題探究、同伴合作、社會實踐……這些豐富的經(jīng)歷,使我們有了對人生的體驗和感悟,獲得了成長。請你以“我懂得了”為題,寫一篇文章。
可以大膽想象,講述故事,也可以抒發(fā)感情,發(fā)表議論。
要求:①題目中的空白處可填上一個詞語或短語,將題目補充完整。
、谖捏w自選。文章不少于600字,詩歌不少于16行。
③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2.一顆雄心,是高飛的翅膀;一顆愛心,是擋風的屏障。堅強的心能高過大山,純潔的心能寬過海洋。感恩之心可以獲取真情,寬容之心可以贏得尊敬,奉獻之心可以溫暖人間。一顆心,是一束光;萬眾一心能把整個世界照亮。
請以“心”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 (1)題目自擬,文體不限;(2)字數(shù)不少于600;(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姓名、校名、地名。
3.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樹,高的、矮的、直的、彎的、立的、倒的……
無論是被凜冽寒風刮得一葉不剩的禿枝,還是依然掛著綠葉的繁枝,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淺黃,或淺綠,或微微露出點粉色。
請以“又見枝頭吐新芽”為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 1、體裁不限(詩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4.素質(zhì)教育要求提升人們的綜合素質(zhì),我們不能只從課本上、課堂上學知識,而應(yīng)該從生活中、社會中廣泛的學習知識,應(yīng)該思考學什么,怎么學的問題。
陶行知在創(chuàng)辦曉莊師范學院時,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教育的觀點,我們應(yīng)該從社會中、生活中學習知識,從自然生活中學習(一草一木等),從社會萬象(一人一事等)中學習,從人生百態(tài)中學習,我們應(yīng)該走近自然,師法自然;走進社會,認識社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
在你的成長歷程中,無論是學習中,生活中還是社會中,你學習到了什么,請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5.日歷是生活忠實的記錄,我們的每一天都生活在這一頁一頁的日歷上,日歷具有生命感,當你翻過一頁時,你是否已將難忘的昨日珍藏于你的生命史?當你翻過一頁時,你是否明白鮮活的今日需要你去填補?當你翻過一頁時,你是否意識到美好的明日等待著你去創(chuàng)造?讓我們伴隨“日歷”,將人生歲月譜寫成永存的詩篇。
請以“日歷”為話題,寫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文體自選,題目自擬,文中不得出現(xiàn)你所在學校的校名,以及教職工、同學和本人的真實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