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媚動人,生機盎然。(2分)
2.不是,全詩側重表現(xiàn)詩人內心的愁思。景物描寫是抒情的基礎和依據(jù)。詩歌前兩句,詩人選取春天的景物進行描繪,著意渲染春天的絢爛風光;三、四句抒情,轉寫愁思,東風不能吹愁,春日卻能興恨,前面詠的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的鋪墊。用美好景物反襯內心的愁恨(以樂景寫哀情),情感表達婉曲深刻。(2分)
3.(1)從,由(2)不曾(3)即使(4)很(4分)
4.(1)有見識則知道學無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滿自足。(3分)
(2)我時刻所期望的,只有幾位弟弟罷了。(3分)
5.(1)有毅力(堅持不懈)(2)對諸弟要求嚴格(愛諸弟)(2分)
6. 米開朗琪羅 托爾斯泰 (2分)
7. 米開朗琪羅的痛苦源于他性格中的憂郁與悲觀,也源于他總生活在別人無休止的干涉之中,所以他的藝術作品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而托爾斯泰的痛苦更多的是因為他對社會各階層的人道主義關注,他對人生、宗教和社會的觀察與思考使他的內心充滿惶惑與矛盾。 (2分)
8. ②我小時候,母親叫我到地里翻找遺落的果實。④過年時,母親用拾穗賣得的錢給兒孫們發(fā)壓歲錢。(每個要點2分)
9.此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把母親比作是“一座豐富的礦藏”,(1分)形象生動地說明了自己很少寫母親是擔心寫不好,突出母親的樸實深厚。(2分,此2分可根據(jù)學生的作答情況酌情給分,意思對即可)
10. 俯向大地象征著母親這樣的勞動者恒久的本色。(1分)從大地中去獲得養(yǎng)育生命的食糧, (1分)即使生活豐足了,也不忘記勤儉的本分,(1分)以自己的勞作滋養(yǎng)后代、影響后代。(1分)
11. ① 通過正面描寫展現(xiàn)母親形象。 A.第三段中,正面描寫了母親翻地、撿拾的動作,展現(xiàn)了一個純樸、嗜糧如命的勞動者形象。 B. 第三段中“青衣青褲,頭上扎著時下很少見到的那種黑色的包巾,母親的兩個膝蓋處粘滿了泥土”及第五段中“枯瘦的手,粗糙得猶如一截干枯的樹干”等肖像描寫,都形象地突出母親的辛勞與純樸。
、谕ㄟ^側面描寫來烘托。第三段中“我不由自主地就跪了下去,替母親輕輕地撲打,撲著撲著,眼淚就出來了”,第五段中母親生病后父親的嘮叨,都寫出了家人的心疼,側面烘托出母親的惜糧如命,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