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對以上兩個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這句話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是“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運用了對偶、排比的修辭手法。
C.甲文中關(guān)于“先憂后樂”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來抒發(fā)自己偉大的政治抱負(fù)。
D.本文的作者范仲淹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醉翁亭記》選擇題閱讀(二)
15.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 )
A.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B.佳木秀而繁陰(秀:秀美)
C.雜然而前陳者(陳:擺開) D.頹然乎其間者(頹然:這里形容醉態(tài))
16.選出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與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項。( )
例: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A.朝而往,暮而歸 B.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C.水落而石出 D.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17.選出翻譯有誤的一項。( )
A.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
B.野芳發(fā)而幽香:野花散發(fā)出一股清幽的香味。
C.云歸而巖穴暝: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
D.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上,寄托在喝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