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農(nóng)村學生對英語學習往往感到害怕,有的學生雖然花了很多時間來背誦,但是英語成績一直上不去。主要原因是在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就沒有注意語感的培養(yǎng)。何謂語感?英語語感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的感覺,它包括人們對英語的語音感受、語意感受、語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培養(yǎng)語感呢?
一、培養(yǎng)學生大聲朗讀英語的習慣
默讀便于思考,朗讀便于記憶。朗讀訓練是培養(yǎng)語感行之有效的途徑。一部分學生由于受到不良學習習慣影響,或擔心自己蹩腳的語音被同學笑話而不愿大聲朗讀。每天早上,我要求學生們讀30分鐘的單詞和課文,天天讀,并且在每節(jié)英語課前再讀,在課上講完一點就練習讀,且進行分層朗讀和背誦。
第一種,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背誦每個單元的閱讀課文、重點對話及復習重點。(對英語成績特別好的學生背誦要求更高。)
第二種,英語考試成績每次在60多分的學生,要求背誦課文的重點段落、重點句子及復習要點中有用的習慣表達部分。
第三種,個別英語成績差的學生,只要求背誦一些重點詞組和單詞。
堅持背誦,學生不僅聽、說、讀、寫能力有大幅度提高,而且語感也明顯提升,口頭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都大大超過那些背誦較少的學生。
二、培養(yǎng)學生善于積累的習慣
鄧拓曾說:“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績的人,總是十分留意積累的。知識就是積累起來的,經(jīng)驗也是積累起來的。我們對什么事情都不應當像過眼云煙。”因此,積累是很重要的。在英語學習中,我要求學生大量背誦英語課文、情景對話以及名言警句等,這些都是語言學習中積累的重要內(nèi)容。在日常教學中,我要求學生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讓學生隨時注意記錄一些有用的詞、短語、精彩的句子和短文,并多加模仿運用,將精彩的詞、表達方式、寫作技巧爛熟于心,為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培養(yǎng)語感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三、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習慣
約翰遜說:“為了寫作,一個作家的絕大部分時間花在閱讀上,一個人要翻遍半個圖書館才能寫成一本書。”多讀有助于語感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這種發(fā)展常常是潛意識的,而多寫則有助于語感的表現(xiàn)和成型。
在教學中,我注重加強寫作訓練,并設(shè)計各種形式來寫作,如縮寫課文、改寫課文、寫觀后感與讀后感等。如利用聽寫、默寫等手段進行有目的的背誦檢查;利用多媒體把好的作文展示出來,讓其他學生借鑒學習;讓個別學生到講臺上聽寫單詞、短語、句子,然后大家一起當面批改,找出錯誤。
四、讓學生多聽、多模仿
我要求學生多聽英語教科書的語音材料,多模仿語音語調(diào)。因為它們是經(jīng)英語國家權(quán)威人士錄制的,多聽就能在潛移默化中找到英語語感,多模仿就能體驗英語中抑揚頓挫的感覺,進而靈活運用。聽讀在學生剛剛接觸英語時非常關(guān)鍵。初始階段要讓學生多聽,特別是多聽純正、地道的英美人士的錄音。要充分利用現(xiàn)行的教材錄音帶和聽力材料,確保純正、地道用語的先入為主。有了一定量的聽的積累,應讓學生盡量模仿。模仿是學會說的前提,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當堂模仿外,也可以兩人一組,生生合作,互相練習,取長補短,課后也可以布置讓學生聽瘋狂英語。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語感是一種難以明狀,但又實實在在存在的、非常有用的對語言的感覺,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英語教材的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英語語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在符合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