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5•貴港)“東方之星”號客輪于2015年6月1日發(fā)生翻沉事故.6月3日為了方便用生命探測儀進行搜救,在艙底用氧炔焰對空氣艙位置進行切割.
(1)氧炔焰是乙炔(C2H2)氣體和氧氣反應產(chǎn)生的高溫火焰.乙炔氣體屬于 有機物 (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2)切割的艙底屬于 金屬 (填“金屬”或“合成”)材料.
(3)由于沉船燃料沒有抽掉,切割可能導致起火,現(xiàn)場準備了滅火設施,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 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 溫度必須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即著火點 .
(4)二氧化碳能滅火是因為 AC .
A.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B.能與水反應 C.密度比空氣大 D.不能供給呼吸.
考點: 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qū)別;二氧化碳的用途;金屬材料及其應用;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1)根據(jù)乙炔(C2H2)中含有碳元素解答;
(2)根據(jù)艙底屬于盡速材料解答;
(3)根據(jù)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的條件解答;
(4)根據(jù)二氧化碳的性質解答.
解答: 解:
(1)乙炔(C2H2)中含有碳元素,乙炔氣體屬于有機物;
(2)切割的艙底屬于金屬材料;
(3)根據(jù)燃燒的條件可知,物質燃燒必須具有可燃性(可燃物),必須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必須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即著火點,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4)二氧化碳能滅火是因為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答案:
(1)有機物
(2)金屬
(3)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溫度必須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即著火點
(4)A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燃燒的條件(具有可燃性、與氧氣接觸、達到著火點,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三.解答題(共1小題)
19.(2 015•江西)《奔跑吧兄弟》是一檔熱播的娛樂節(jié)目,其中蘊含著許多 化學知識
(1)節(jié)目最刺激的游戲是“撕名牌”,“名牌”是貼在隊員衣服后面,標有自己姓名的標牌,制作材料有棉布、塑料等.塑料屬于 有機化合物 (填“有機化合物”或“無機化合物”);鑒別棉布和滌綸布的方法是 灼燒觀察灰燼
(2)其中一期節(jié)目,隊員用水槍將酚酞溶液噴射到對方的“名牌”上,立即變紅色.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 D
A.白酒 B.檸檬酸 C.食鹽溶液 D.純堿溶液
(3)另一期節(jié)目,藍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變的澄清透明.“污水”是單寧酸和硫酸亞鐵溶液混合后發(fā)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形成的,加入無色的“神秘水”草酸后,污水變澄清.其中的一個反應為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則X的化學式為 CO2 ;草酸(H2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 +3 .
考點: 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qū)別;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鑒別.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根據(jù)已有的物質的類別以及物質的成分進行分析解答,酚酞試液在堿性溶液中變紅,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確定物質的化學式,根據(jù)化合價規(guī)則確定元素的化合價,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1)塑料屬于有機化合物,棉布灼燒的灰燼 無硬結,而滌綸灼燒的灰燼中含有硬結,故可以使用灼燒觀察有無灰燼的方法鑒別棉布和滌綸,故填:有機化合物,灼燒觀察灰燼;
(2)酚酞變紅,說明溶液呈堿性,而白醋、檸檬酸呈酸性,食鹽水呈中性,純堿溶液呈堿性,故填:D;
(3)2C76H49O49Fe+H2C2O4═2C76H50O46Fe+2X,反應前含有152個C原子,100個H原子,98個O原子,2個C原子,2個Fe原子,反應后含有反應前含有152個C原子,100個H原子,92個O原子,2個Fe原子,2X,故2X中含有2個C原子和4個O原子,X中含有1個C原子和2個氧原子,是二氧化碳,草酸(H2C2O4)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有:(+1)×2+2x+(﹣2)×4=0,x=+3,故填:CO2,+3.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物質的類別以及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