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閱讀理解。(54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8-9題。(6分)
山居①即事
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duì)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②稀。
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③。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注釋】①山居,上林之中隱居。②蓽門,荊竹所做的門,指房屋簡(jiǎn)陋破舊。③故衣,指蓮花敗葉。
8.簡(jiǎn)析“遍”“稀”兩字在頷聯(lián)中的表達(dá)效果。(2分)
9.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17分)
秋水
《莊子》
秋水時(shí)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zhǎng)見笑于大方之家!
10.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語。(4分)
(1)秋水時(shí)至( ) (2)河伯欣然自喜( )
(3)河伯始旋其面目( ) (4)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 )
11.下列加點(diǎn)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3分)
A. 今我睹子之難窮也 此之謂失其本心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B.于是焉 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說》)
C.而輕伯夷之義者 學(xué)而不思則罔 (《論語》)
D.河伯始旋其面目 其真無馬邪 (《馬說》)
12.翻譯下列句子。(6分)
(1)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已。
(2)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3)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13. 《秋水》全篇文章都在設(shè)喻,那么從貽笑大方、望洋興嘆兩則成語中,從整個(gè)故事中,你有什么收獲?(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