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積累與運用
1. 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水城的四季各具風情.春天,徒駭河邊新芽吐綠,澄清的河水蕩起層層銀波;夏天,東昌湖上紅蓮zhàn fànɡ(______),挺拔的喬木掩映著似錦繁花;秋天,月明風清的夜晚,古老的鐵塔講述著歲月的故事;冬天,hóng zhuāng sù guǒ(______)的大地,潤如油膏的沃土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答案】 (1). 綻放 (2). 紅裝素裹
2. 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 我們讀過許多描寫人間至情的文章《背影》《再塑生命的人》《爸爸的花落了》《秋天的懷念》。都主要表達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真情。
B. 成語“妄自菲薄”出自諸葛亮的《出師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峰回路轉(zhuǎn)”出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C. 《三國演義》中,劉備、關(guān)羽和張飛“桃園結(jié)義”,兄弟情深;黃蓋上演“苦肉計”,忠義無雙。
D. 雨果、莫泊桑、羅曼·羅蘭都是法國作家,他們的作品分別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傳》。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學常識的把握,文學常識正誤的判斷點是:作者名、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jié)、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仡櫵x文章的相關(guān)情節(jié),根據(jù)問題作答即可。A項表述有誤,《再塑生命的人》是表現(xiàn)師生之間的真情。
3. 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俟艜r住宅旁常栽桑樹和梓樹,后人用“桑梓”指家鄉(xiāng)、例如:“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______)
、凇对娊(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分為“風”“雅”“頌”“賦”“比”“興”六部分。(_______)
【答案】 (1). ①√ (2). ②×
【解析】本題考查對古代文化知識的積累能力。根據(jù)所學的知識,逐項進行分析即可。第②句表述錯誤,詩經(jīng)在內(nèi)容上分為《 風》、《 雅》、《 頌》三個部分!百x”“比”“興”是《詩經(jīng)》的三種表現(xiàn)手法。
4. 按要求答題
“每天進步一點點,三年語文燦年華”。到傳統(tǒng)佳節(jié),人們會用特定的形式表達紀念和祝福。請在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和中秋節(jié)中任選一個節(jié)日,仿照例句再寫一個句子
例句:春節(jié)——無論是放鞭炮,還是貼春聯(lián),都傳遞著對親人安康的祝福。
【答案】示例1:清明節(jié)———無論是燃香燭,還是踏青游,都寄托著對逝去親人的哀思。示例2:端午節(jié)———無論是賽龍舟,還是包棕子,都訴說了對故人久遠的懷念。示例3:中秋節(jié)———無論是賞明月,還是吃月餅,都表達出對家人團圓的渴望。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仿寫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寫類題目時,一定要看清題目的具體要求,分析透徹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詞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寫的句子一定要與例句主題相關(guān),格式相同,修辭一樣。本題注意結(jié)合節(jié)日習俗來仿寫句子。
5. 按要求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谀钐斓刂朴,________________!(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凵诫S平野盡,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荊門送別》)
、芗舨粩,理還亂,是離愁,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見歡》)
、蓦m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禮記·學記》)
、揄n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繪了春意乍露,若隱若現(xiàn)的美景.
⑦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表現(xiàn)將士愛國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啻煺叟c磨難改變不了仁人志士的信念《岳陽樓記》中“________________;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范仲淹的拳拳心語;《江城子·密州出獵》中“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是蘇軾的壯志不改;《過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文天祥面對生死,取義成仁的抉擇
、峁旁娫~中有許多描寫美好鄉(xiāng)村生活場景的句子,請寫出連續(xù)的兩句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 (1). ①一年之計在于春 (2). ②獨愴然而涕下 (3). ③江入大荒流 (4). ④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5). ⑤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6). 教然后知困 (7). ⑥天街小雨潤如酥 (8). 草色遙看近卻無 (9). ⑦報君黃金臺上意 (10). 提攜玉龍為君死 (11). ⑧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12). 會挽雕弓如滿月 (13). 人生自古誰無死 (14). 留取丹心照汗青 (15). ⑨示例: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16).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解析】本題屬于基礎(chǔ)題,也是各地中考語文必考題。默寫題不論分幾種類型,都是以記憶、積累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加以理解、應用、賞析。解題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合適的詩句,三是答題時不能寫錯別字。本題中需要注意的易寫錯的字是:攜,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