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 >> 中考 >> 考試說明 >> 文章內容
  

2016年遼寧朝陽市中考物理考試說明

來源:朝陽市教育局  收藏本頁   【 】  [ 2016年3月17日 ]

  2016年朝陽市初中升學物理考試說明

  一、考試性質及編寫依據

  初中升學考試是高中招生的選拔性考試。根據《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物理課程標準》),結合朝陽市初中物理的教學實際,制定本考試說明。

  二、命題原則

  1.以《物理課程標準》為依據,按課程目標規(guī)定的認知性目標、技能性目標和體驗性目標的各層次要求,全面考查學生在三維目標方面所達到的程度。

  2.在認知性目標、技能性目標的考查上,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試題素材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引導教學聯系生活和社會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情境,考查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體驗性目標的考查上,在考查學生實驗技能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導學生注重學習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的觀察、提問的能力,初步的信息收集、處理、交流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4.重視試題的教育功能,加強與社會、生產、生活的聯系,注重滲透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設置適量的開放性和綜合性題目,考查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5.試題內容科學,表述清晰無誤,避免“繁、偏、怪”試題;試卷結構科學合理,形式規(guī)范;試卷題量適中,難易程度適當。

  三、考試范圍

  考試范圍為《物理課程標準》中“課程內容”所規(guī)定的全部內容,包括科學探究和科學內容兩部分。其中科學探究融于科學內容之中進行考查。

  四、考試目標

  《物理課程標準》將課程目標劃分為認知性目標、技能性目標和體驗性目標三類。認知性目標分為三個層次的要求:了解、認識、理解;技能性目標的層次要求為:獨立操作;體驗性目標分為三個層次的要求:經歷、認同、內化。具體說明如下:

  1.認知性目標

  (1)了解:所用的行為動詞有“了解”、“知道”、“描述”、“說出”、“列舉”、“舉例說明”、“說明”等。

  (2)認識:所用的行為動詞為“認識”等。

  (3)理解:所用的行為動詞有“解釋”、“理解”、“計算”等。

  2.技能性目標

  (1)獨立操作:所用的行為動詞有 “會”、 “會測量”、“會選用”、“會使用”、“會根據……估測” 、“會用……測量”等。

  3.體驗性目標

  從低到高分為經歷、認同、內化三個層次。

  (1)經歷:所用的行為動詞有“嘗試”、“觀察”、“經歷”、“探究”、“能”等。

  (2)認同:所用的行為動詞有“關心”、“關注”、“有……意識”等。

  (3)內化:所用的行為動詞有“養(yǎng)成”等。

  說明:在課程目標要求中,理解、認識、了解(或經歷—理解、經歷—認識、經歷—了解)三個層次中的較高層次的要求可作為較低層次的要求進行考查。

  五、考試內容和要求

  《物理課程標準》的科學內容標準按主題的形式分為三大部分:“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個一級主題,每個一級主題下有若干個二級主題!拔镔|”劃分為以下四個二級主題:物質的形態(tài)和變化、物質的屬性、物質的結構與物體的尺度、新材料及其應用;“運動和相互作用”劃分為以下四個二級主題: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機械運動和力、聲和光、電和磁;“能量”劃分為以下六個二級主題:能量及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機械能、內能、電磁能、能量守恒、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考           試          內     容

要求

 

 

 

 

 

 

 

 

態(tài)

1.描述固、液和氣三種物態(tài)的基本特征。

2.列舉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狀態(tài)的物質及其應用。

了解

了解

3.說出生活環(huán)境中常見的溫度值。

4.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

5.會用常見溫度計測量溫度。

6.嘗試對環(huán)境溫度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了解

了解

獨立操作

經歷

7.經歷物態(tài)變化的實驗探究過程。

8.知道物質的熔點、凝固點和沸點,了解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

9.用物態(tài)變化的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經歷

了解

了解

10.用水的三態(tài)變化說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huán)現象。

11.了解我國和當地的水資源狀況。

12.有關心環(huán)境和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了解

了解

認同

13.通過實驗,了解物質的一些物理屬性,如彈性、磁性、導電性和導熱性等,用語言、文字或圖表描述物質的這些物理屬性。

了解

14.知道質量的含義。

15.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了解

獨立操作

16.通過實驗,理解密度。

17.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18.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

理解

獨立操作

理解

19.了解人類關于物質屬性的研究對日常生活和科技進步的影響。

了解

物質的結構與物體的尺度

20.知道常見的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

了解

2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22.了解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

23關注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新進展。

了解

了解

認同

24.了解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的歷程。

25.知道對宇宙的探索將不斷深人。

26.關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動。

了解

了解

認同

27.了解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大致尺度。

了解

新材料及其應用

28.通過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點及其應用。

29.了解新材料的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影響。

了解

了解

30.有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31.能在個人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所作為。

認同

經歷

 

作用

 

 

 

 

 

 

 

 

 

 

 

 

 

 

多種多樣的

運動形 式

32.知道機械運動,舉例說明機械運動的相對性。

了解

33.通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熱現象,了解分子熱運動的一些特點。

34.知道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

了解

了解

35.舉例說明自然界存在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

36.知道世界處于不停的運動中。

了解

了解

機械運動和力

37.會根據生活經驗估測長度和時間。

38.會選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和時間。

獨立操作

獨立操作

 力

39.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40.通過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

41.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了解

獨立操作

理解

42.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重力、彈力、摩擦力。

43.認識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

認識

44.用示意圖描述力。

45.會測量力的大小。

46.知道二力平衡條件。

了解

獨立操作

了解

47.通過實驗,認識牛頓第一定律。

48.用物體的慣性解釋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認識

理解

49.知道簡單機械。

50.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了解

經歷—了解

51.通過實驗,理解壓強。

52.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理解

了解

53.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54.知道大氣壓強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55.了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經歷—了解

了解

了解

56.通過實驗,認識浮力。

57.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58.知道阿基米德原理,運用物體的浮沉條件說明生產、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認識

經歷

了解

 

 

59.通過實驗,認識聲的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認識

60.了解樂音的特性。

61.了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

62.知道噪聲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了解

了解

了解

63.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64.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現象及其特點。

經歷—了解

經歷—了解

65.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

66.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應用。

經歷

了解

67.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fā)散作用。

68.探究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69.了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

認識

經歷—了解

了解

70.通過實驗,了解白光的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現象。

了解

71.知道波長、頻率和波速。

了解

 

 

72.觀察摩擦起電現象。

73.探究并了解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經歷

經歷—了解

74.通過實驗認識磁場。

75.知道地磁場。

認識

了解

76.通過實驗,了解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77.探究并了解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了解

經歷—了解

78.通過實驗,了解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

了解

 

79.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80.了解電磁感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經歷—了解

了解

81.知道電磁波。知道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82.了解電磁波的應用及其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了解

了解

 

 

 

 

 

 

 

 

能 量

 

能量的轉化和轉 移

83.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84.描述各種各樣的能量和生產、生活的聯系。

了解

了解

85.通過實驗,認識能量可以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轉化。

認識

 

86.結合實例,認識功的概念。

87.知道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或轉移的過程。

認識

了解

88.知道動能、 勢能和機械能。

89.通過實驗,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90.舉例說明機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轉化。

了解

了解

了解

91.知道機械功和功率。

92.用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機械功和功率的含義。

了解

了解

93.知道機械效率。了解提高機械效率的途徑和意義。

了解

94.了解人類使用機械的歷程。

95.了解機械的使用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

了解

了解

 

96.了解內能和熱量。

97.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燃料的熱值。

了解

認識

98.通過實驗,了解比熱容。

99.嘗試用比熱容說明簡單的自然現象。

了解

經歷—了解

100.了解熱機的工作原理。

101.知道內能的利用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的重要意義。

了解

了解

 

102.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認識

103.知道電壓、 電流和電阻。

104.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105.理解歐姆定律。

了解

經歷

理解

106.會看、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107.會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108.說出生活、生產中采用簡單串聯或并聯電路的實例。

109.了解串、 并聯電路電流和電壓的特點。

獨立操作

獨立操作

了解

了解

110.會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

獨立操作

111.結合實例理解電功和電功率。

112.知道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理解

了解

113.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

114.用焦耳定律說明生產、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115.了解家庭電路。

116.有安全用電和節(jié)約用電的的意識。

經歷—了解

了解

了解

認同

117.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118.列舉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實例。

119.有用能量轉化與守恒的觀點分析物理現象的意識。

了解

了解

認同

120.從能量的轉化和轉移的角度認識效率。

認識

121.知道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了解

能源

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122.結合實例,說出能源與人類生存和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了解

123.列舉常見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了解

124.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點和可能帶來的問題。

了解

125.了解世界和我國的能源狀況。

126.對于能源的開發(fā)利用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

了解

認同

  六、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筆試,閉卷;理綜同場;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2.試卷結構:物理試卷滿分90分。

  (1)題型及分數分配

  選擇題:20分,9個小題(單選7個小題,每小題2分;多選2個小題,每小題3分;對于多選題,漏選得2分,錯選、多選不得分)

  填空題:20分,9個小題

  作圖題:4分,2個小題

  簡答題:3分,1個小題

  計算題:17分,3個小題

  實驗探究題:26分,5個小題

  (2)試題易、中、難比例約為7:2:1

我要提問】【本文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將中華自考網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于本站  網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系方式  站內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射洪县| 右玉县| 敦煌市| 龙南县| 澎湖县| 河北区| 公主岭市| 阜新| 礼泉县| 彰化市| 青铜峡市| 榕江县| 海南省| 林口县| 五寨县| 惠水县| 常宁市| 丹巴县| 日照市| 镇平县| 永春县| 墨脱县| 樟树市| 湖北省| 蛟河市| 乌兰县| 榆社县| 仁怀市| 定结县| 瓮安县| 西宁市| 饶平县| 福海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千阳县| 彭泽县| 平定县| 枣强县| 南平市| 荆州市|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