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每小題3 分,共24 分)
1 . 2003 年5 月9 日,云南省原省長李嘉廷因受賄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說明()。
A .我國公民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自由和權利
B 國家機關使用法律時,對公民一律平等
C 我國法律實行“執(zhí)法犯法,罪加一等”的原則
D .共產黨和領導干部違法犯罪要從重處罰
2 .某市紡織廠200 多名下崗女工,因生活暫時困難,在未經市公安部門允許的情況下,有組織地到市政府門前靜坐示威,要求市政府出面解決工作問題和提高保障待遇。她們不聽公安人員的勸阻,靜坐時間長達20 小時,阻礙了交通,影響了市政府的工作秩序。對此的正確認識是()。
A .她們在依法行使示威的自由權利
B 致靜坐示威是她們的自由權利,但未依法行使
C .她們未依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權利
D .她們的方式和程序是合法的,但沒有示威的自由權利
3 .自覺依法履行義務就要做到()。
A .只履行義務,不享受權利
B 且凡是憲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都要積極去做
C .凡是憲法和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堅決不做
D .凡是憲法和法律對公民提出具體要求的,就必須去做
5 .社會青年楊某與人結成團伙,多次到學校恐嚇、敲詐學生,向學生索要錢物。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應該選擇的做法是()。
A .要錢就給,這些人是惹不起的
B .及時向父母、老師或公安機關求助
C .找一些同學對他們進行報復
D .不畏暴力,以死相拼
6 .八年級學生小義說:“受教育是我的權利,我想上學就上學,不想上學就不上!边@種說法( )。
A .片面地強調自己享有的權利,忽視了自己應履行的法定義務B 是法制觀念和公民意識淡薄的表現
C 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D .違反了我國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規(guī)定
7 .每個中國公民都應在依法享有權利的同時,自覺履行義務。這是因為()。
A .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 B .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都是相互結合的
C .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促進的D .權利和義務兩者是沒有區(qū)別的
8 .自習課上,同學們都在認真看書和做作業(yè),而王曉卻伴著隨身聽大聲歌唱。同學們指責他,他卻說:“你們不能干涉我的自由。”王曉的言行()。A 是正確的,充分行使了法律賦予的權利 B 是錯誤的,不懂得如何正確行使權利C .是正確的,只有充分享受權利,才能依法履行義務
D .是錯誤的,他損害了其他同學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