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本質區(qū)別:質子數(shù)不同。
注意: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如由O2、O3組成的混合物或金剛石與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號--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大寫。
a、書寫方法:①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如:H、O、C等。
、谟蓛蓚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要大寫,如:Na、Mg、Al等。
b、意義:既可以表示一種元素又可以表示這種元素的原子。例如:元素符號“H”的含義為:a.氫元素;b.一個氫原子。元素符號前加上系數(shù)后,就只能表示該元素原子個數(shù),不能表示該元素。
注意:*有些元素符號還可表示一種單質,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號前加上數(shù)字后只能有微觀意義,沒有宏觀意義,如3O:只表示3個氧原子。
c、有關元素周期表
*發(fā)現(xiàn):門捷列夫
*排列依據(jù):7個橫行,即7個周期;18個縱行,劃分為16個族,其中第8、9、10縱行 共組成一個族。
*注:原子序數(shù)=質子數(shù)
d、元素之最:地殼:O、Si、Al、Fe 細胞: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