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考 我快樂
10.請你說出以下四幅圖片分別反映了怎樣的民族精神,并簡要闡述這些民族精神的共同內(nèi)涵。
圖1
圖2
圖3
圖4
思路解析:本題主要是考查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nèi)涵,時代在發(fā)展,民族精神也在不斷豐富著它的內(nèi)涵,也說明了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是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我們今天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是由于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jié)互助、戰(zhàn)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
答案: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航天精神,奧運精神。這些都共同體現(xiàn)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jié)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11.2004年11月12日,在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中國站比賽中,我國選手申雪、趙宏博技壓群雄,贏得冠軍。在這次比賽中,他們一改往日沿用西方背景音樂的路數(shù),而選擇了一首頗具民族特色的樂曲——電影《宋氏三姐妹》的主題音樂。趙宏博說:“我們用國外的音樂拿到了世界冠軍,現(xiàn)在也要把我們中國的東西拿到世界上去。有句話不是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嗎?我們就是想用中華民族的東西來影響世界!豹
(1)請你談一談你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的認識。
(2)在對外開放、交流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弘揚民族文化?
思路解析: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民族的魂,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做人之本。中華文化對于整個世界的文明都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在向世界各國學習時,我們更應學習我們國家自己的文化,了解我們國家自己的國情,建設好我們的國家,為促進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不斷作出自己的貢獻。
答案:(1)只有具有民族的獨特性,才能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真正體現(xiàn)文化的多樣性;只有保持自身的獨特性,才能形成中國文化自我更新、不斷發(fā)展而又兼容并包的開放體系。
(2)我們不能迷失自己,失去自己的獨特性。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尊重不同的文化,學習其他文化的優(yōu)點、長處,還要宣傳、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青少年要擔負起繼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重任。(本題具有開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我評析 我公正
12.材料一: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山東濟寧某校近日有計劃地開展了一系列道德教育活動,其中有“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的調(diào)查”活動。初三(1)班同學利用實踐活動課時間,開展了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當前中學生思想道德狀況令人擔憂:考試作弊、抄作業(yè)、損壞公物、亂丟廢棄物……
材料二:2010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政協(xié)十屆四次會議民盟、民進聯(lián)組討論時提出:“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jié)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豹
結(jié)合兩段材料評析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不是可有可無的事。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繼承和弘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于當代青少年的重要性。鑒于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而胡總書記剛剛提出的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對于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引導青少年分辨是與非、美與丑,繼承和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答案: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guān)系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是培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有利于繼承和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樹立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不僅是建設一個物質(zhì)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社會的重要內(nèi)容,而且是建設和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基石和道德基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要從青少年抓起。
我參與 我成長
13.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孟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諸葛亮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屈原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顧炎武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
你知道上述的名人名言嗎?請把名言和名人對應連接起來。
思路解析:設計此題的目的在于通過連線,了解我國一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在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去繼承和弘揚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答案: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