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北中考歷史真題:材料題
31.讀圖,回答問題 (6分)
(1)圖一、圖二分別反映了中日兩國歷史上的什么重大運動?(2分)
(2)這些運動的發(fā)生反映出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代潮流是什么?(2分)
(3)你認為導致兩場運動一成一敗的最關鍵因素是什么?(2分)
31題答案:
(1)中國的洋務運動;日本的明治維新(2分)
(2)發(fā)展資本主義(或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2分)
(3)只有變革封建制度才能使國家走上富強之路。(意思相近即可,2分)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當德、意、日法西斯勢力橫行肆虐,戰(zhàn)火蔓延,成為世界公敵的時候,人們卻屢屢坐失良機,終于釀成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災難。江澤民同志在一次講話中指出:“痛苦的回憶,勝利的喜悅,深沉的思考,使人們更加清醒。……歷史表明,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tài)不相同的國家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人類生存與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
(1)舉例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后,主要大國怎樣“屢屢坐失良機”、自食其果?(4分)
坐失良機:
自食其果:
(2)二戰(zhàn)歷史如何表明了江澤民主席總結的這一重要論斷?(4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請你就如何維護世界和平,避免戰(zhàn)爭,談談你的看法。(2分)
32題答案:
(1)舉例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后,主要大國怎樣“屢屢坐失良機”、自食其果?(4分,各列出其中2項即可得滿分) 坐失良機:(4分) ①九一八事變后國際聯盟未對日本侵華實施制裁 ②德國大肆擴軍備戰(zhàn),吞并奧地利,沒有受到國際社會應有的抵制和制裁 ③英法參與策劃慕尼黑陰謀 ④德國突襲波蘭后英法宣而不戰(zhàn) ⑤美國的孤立主義和中立政策 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 ⑦美英策劃遠東慕尼黑陰謀
自食其果:(4分) ①英法被逼敦刻爾克撤退 ②法國潰敗投降 ③英國遭到德軍空襲 ④德國突襲蘇聯 ⑤美太平洋艦隊受日本重創(chuàng)
(2)二戰(zhàn)歷史如何表明了江澤民主席總結的這一重要論斷?(4分)
聯盟形成:蘇美英中等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聯合反擊:諾曼底登陸;第二戰(zhàn)場的開辟;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中國戰(zhàn)場大反攻;美國對日投放原子彈;蘇聯對日作戰(zhàn)等。
(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請你就如何維護世界和平,避免戰(zhàn)爭,談談你的看法。(2分)
開放性題目,合理即可。
33.融入情境 探究實踐(11分)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藝復興是一場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材料二:17——18世紀,西歐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自然科學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封建君主專制依然存在,人民群眾的利益仍然不斷遭到侵犯和剝奪。力量日益壯大的資產階級,不再滿足用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進行反封建斗爭,他們需要更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摧毀封建制度。 ——摘自北師大版課本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14頁
材料三:史學界普遍認為,至1919年以前,中國近代化歷程中經歷了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三次思想解放運動。
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1)文藝復興中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些?(請寫出兩位即可。)與文藝復興同時期的歷史事件還有哪些?這一系列事件產生了什么作用?(6分)
(2)材料二中“更強大的思想武器”指的是什么?在這“更強大的思想武器”中奠定資產階級政權理論基礎的重要思想是什么?(2分)33題答案:
1)但丁,達芬奇(2分);新航路的開辟,宗教改革(2分);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分)。
(2) 啟蒙思想;三權分立思想;孟德斯鳩。(3分)
(3)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傳播了資本主義的思想;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激勵人們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有利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