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xùn)課程 | 模擬考場  
  當(dāng)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wǎng) >> 中考 >> 中考語文 >> 語文模擬題 >> 河北語文模擬題 >> 文章內(nèi)容
  

2017年河北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小石潭記)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收藏本頁   【 】  [ 2016年12月19日 ]

  小石潭記(河北2006年以單篇形式考查此篇)

  柳宗元

原文呈現(xiàn)

段層精解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第一段:采用“移步換景”的手法,先后寫了看見竹林,聽到水聲,看見水清澈,大石形狀各異,樹木參差披拂的美妙景色。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dòng),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既寫水之清,又寫魚之態(tài)。正面寫魚,側(cè)面寫水。)

第二段:采用定點(diǎn)特寫的方式描寫潭水和游魚。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運(yùn)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行跡來形容小溪的形狀,用狗的牙齒形容小溪的兩岸,形象逼真。)

第三段:寫潭水水源及潭上景物。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第四段:描寫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第五段:記錄同游者。

  【全文中心】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huán)境結(jié)合起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突出小石潭環(huán)境的幽邃凄清,不可久居,含蓄地抒發(fā)了作者在被貶后憂傷凄苦的感情。

  【文學(xué)常識】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xué)家、政治家、思想家。字子厚,河?xùn)|(今山西芮城、運(yùn)城一帶)人,世稱“柳河?xùn)|”。與韓愈一起倡導(dǎo)古文運(yùn)動(dòng),同時(shí)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稱“韓柳”。代表作有政論文《捕蛇者說》,山水游記《永州八記》,哲學(xué)論著《天說》《天對》等。有《柳河?xùn)|集》傳世。本文是作者被貶為永州司馬時(shí)寫下的具有連續(xù)性的山水游記《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

  文言詞匯分類積累

特殊

 

 

 

用法

詞語

例句

意思

古今

 

 

 

異義

 

 

 

乃記之而去

古義:離開;今義:前往,到某處

 

不可久居

古義:停留;今義:住

 

潭中魚可百許頭

古義:用在數(shù)詞后表示約數(shù),相當(dāng)于同樣的用法“來”;今義:允許,準(zhǔn)許

 

一詞

 

 

 

多義

 

 

 

 

 

 

潭中魚可百許頭

大約,表示估計(jì)數(shù)目

 

 

明滅可見

 可以,能夠

 

 

不可久居

可以,能

 

 

 

 

 

從小丘西

 

 

 

行百二十步

介詞,自、由

 

 

隸而從者

跟隨

 

 

 

 

 

水尤清冽

形容詞,清澈

 

 

以其境過清

形容詞,凄清

 

 

 

 

 

皆若空游無所依

游動(dòng)

 

 

同游者

游覽

 

 

環(huán)

 

 

 

如鳴珮環(huán)

玉環(huán)

 

 

四面竹樹環(huán)合

環(huán)繞

 

 

 

 

 

心樂之

意動(dòng)用法,感到快樂

 

 

似與游者相樂

形容詞作動(dòng)詞,取樂

 

 

詞類

 

 

 

活用

 

 

 

西

從小丘西

 

 

行百二十步

名詞作方位狀語,向西

 

 

皆若空游無所依

形容詞作狀語,在空中

 

遠(yuǎn)

俶爾遠(yuǎn)逝

形容詞作狀語,向遠(yuǎn)處

 

西南

潭西南而望

方位名詞作狀語,向西南

 

斗、蛇

斗折蛇行

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一樣;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

 

犬牙

其岸勢犬牙差互

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

 

凄、寒

凄神寒骨

使動(dòng)用法,使……凄涼,使……寒冷

 

如鳴珮環(huán)

使動(dòng)用法,使……發(fā)出聲音

 

虛詞

 

 

 

 

 

 

乃記之而去

表承接關(guān)系

 

 

隸而從者

表并列關(guān)系

 

 

潭西南而望

表修飾關(guān)系

 

 

 

 

 

以其境過清

介詞,因?yàn)?/P>

 

 

卷石底以出

連詞,而

 

 

全石以為底

介詞,用,把

 

 

乃記之而去

于是,就

 

  1.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1)潭中魚 / 可百許頭。

  (2)其岸勢 / 犬牙差互。

  2.解釋下列加點(diǎn)詞。

  (1)水尤清冽   尤:__格外__

  冽:__涼__

  (2)卷石底以出 卷:__彎曲__

  (3)為坻,為嶼 坻:__水中高地__

  嶼:__小島__

  (4)蒙絡(luò)搖綴 蒙:__覆蓋__

  絡(luò):__纏繞__

  綴:__下垂__

  (5)佁然不動(dòng) 佁然:__呆呆的樣子__

  (6)俶爾遠(yuǎn)逝 俶爾:__忽然__

  (7)往來翕忽 翕忽:__輕快敏捷的樣子__

  (8)斗折蛇行 斗折:__像北斗星那樣曲折__

  (9)不可知其源 源:__源頭__

  (10)以其境過清 清:__凄清__

  (11)不可久居 居:__停留__

  (12)乃記之而去 去:__離開__

  3.(2016滄州14中期末)下列加點(diǎn)詞意思相近的一項(xiàng)是( C )

  A.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   永之人爭奔走焉

  B.全石以為底 不以己悲

  C.似與游者相樂 念無與為樂者

  D.潭西南而望 學(xué)而不思則罔

  4.重點(diǎn)句子翻譯。

  (1)(2016滄州14中期末)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

  __隔著竹林,聽到水聲,如像珮環(huán)相撞發(fā)出的(清脆)聲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滄州14中期末)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__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莖蔓,覆蓋纏繞,搖動(dòng)下垂,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滄州14中期末)佁然不動(dòng),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

  __(時(shí)而)呆呆的不動(dòng),忽然間向遠(yuǎn)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人逗樂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6廣州中考)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__向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shí)隱時(shí)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黔東南中考)文章第二段對游魚進(jìn)行描寫,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__表現(xiàn)出潭水的清澈,(或襯托、側(cè)面描寫)表現(xiàn)出作者愉悅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6鹽城中考)本文從哪幾個(gè)角度寫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寫出了水的什么特點(diǎn)?

  __水之清、水中魚、水之源三個(gè)角度。采用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相結(jié)合的方法。突出了水清的特點(diǎ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張家口9中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14分)

  【甲】《小石潭記》第一、二、三、四段。

  【乙】觀第五泄①記(節(jié)選)

  袁宏道

  從山門右折,得石徑。數(shù)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疾趨,度石罅②,瀑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③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態(tài)愈偉,山行之極觀也。游人坐欹⑥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暮歸,各賦詩。所目既奇,思亦變幻。

  【注釋】①第五泄:第五級瀑布。在今浙江諸暨境內(nèi),此處有五大瀑布,當(dāng)?shù)厝朔Q瀑布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勝地。②罅(xià):縫隙,裂隙。③掉:搖動(dòng)。④怒石橫激:突兀的巖石橫攔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轉(zhuǎn)折。⑥欹(qī):斜靠。

  7.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4分)

  (1)日光下澈     澈:__通“徹”,穿過,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勢犬牙差互 犬牙:__像狗的牙齒一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疾趨 趨:__快走_(d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行之極觀也 觀:__景象,景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__(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yuǎn),彌漫著憂傷的氣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數(shù)步,聞疾雷聲,心悸。

  __走了幾步,聽到很響的雷聲,心里很害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請從【甲】【乙】兩段文字中各找出一個(gè)表現(xiàn)水的特點(diǎn)的字。(2分)

  (1〉《小石潭記》:__清__

  (2〉《觀第五泄記》:__偉(奇)__

  10.兩篇選文,讓我們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氣勢,其中分別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zhí)钊胂卤怼?4分)

<fieldset id="y202s"></fieldset>
<ul id="y202s"><sup id="y202s"></sup></ul>
  • 選文

    表達(dá)的感情

    《小石潭記》

    表達(dá)了作者被貶謫后的孤獨(dú)、寂寞、凄涼之情。

    《觀第五泄記》

    表達(dá)了作者的喜愛、贊嘆之情。

    首頁 1 2 3 4 5 6 尾頁
    明水县| 日土县| 河南省| 大理市| 古浪县| 仁寿县| 大悟县| 宜城市| 大连市| 渭源县| 中牟县| 芷江| 岳阳市| 通辽市| 海丰县| 武安市| 新泰市| 曲阳县| 长垣县| 报价| 大丰市| 吴旗县| 新营市| 绥芬河市| 蒲江县| 深州市| 盘锦市| 青岛市| 禹州市| 邵阳市| 汤原县| 乌拉特前旗| 古田县| 武安市| 阳朔县| 永济市| 涪陵区| 巴林左旗| 高阳县| 惠州市| 盐边县|
    <strike id="y202s"><menu id="y202s"></menu></strike>
    <strike id="y202s"></strike>
    <del id="y202s"><tfoot id="y202s"></tfoot></del>
      <strike id="y202s"><menu id="y202s"></menu></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