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wǎng) >> 中考 >> 中考化學 >> 化學模擬題 >> 貴州化學模擬題 >> 文章內容
  

2015年貴州中考二輪復習試題13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收藏本頁   【 】  [ 2015年6月4日 ]

  一、選擇題(以下各題,只有一個符合要求的答案.每小題2分,共30分)

  1.(2014大慶)化學物質正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為保障食品安全,應杜絕使用食品添加劑

  B. 臭氧層可以保護地球生物免受過量紫外線傷害,但近地面過量的臭氧則對人體有害

  C. 石油分餾出的成分可以可以用來制造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料等

  D. 為了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不僅要善用 金屬材料和制品,更要有計劃地開采金屬資源

  考點: 亞硝酸鈉、甲醛等化學品的性質與人體健康;金屬資源的保護;氧元素組成的單質;石油加工的產物.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A、根據(jù)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而不是杜絕進行解答;

  B、根據(jù)臭氧的作用進行解答;

  C、根據(jù)石油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進行解答;

  D、根據(jù)金屬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進行解答.

  解答: 解:A、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而不是杜絕使用,故A錯誤;

  B、臭氧層可以保護地球生物免受過量紫外線傷害,但近地面過量的臭氧則對人體有害,故B正確;

  C、石油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來制造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料等,故C正確;

  D、金屬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為了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不僅要善用金屬材料和制品,更要有計劃地開采金屬資源,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 與人類生產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是中考的熱點,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有毒物質(甲醇、黃曲霉素等)、六大營養(yǎng)素與微量元素的相關知識即可正確解題.

  2.(2分)(2014•大慶)微粒是構成化學物質的基礎,下列對微粒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僅有碳原子構成的物質屬于純凈物

  B. 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中子、電子

  C. NaCl是由離子構成的,所以HCl也是有離子構成的

  D. Cl﹣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考點: 純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

  專題: 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 A、根據(jù)碳原子構成的物質的種類分析;

  B、根據(jù)構成原子的粒子分析;

  C、根據(jù)構成物質的粒子分析;

  D、根據(jù)氯離子的結構特點分析.

  解答: 解:A、僅有碳原子構成的物質不一定屬于純凈物,金剛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僅有碳原子構成.故A錯誤;

  B、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電子.有的原子中不含有中子,例如氫原子.故B錯誤;

  C、HCl是由分子構成的.故C錯誤.

  D、Cl﹣的離子結構示意是 .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構成物質微粒的知識,微粒是構成化學物質的基礎,應加強微粒知識的學習.

  3.(2分)(2014•大慶)下列過程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碘升華 B. 火藥爆炸 C. 水的蒸餾 D. 酒精溶于水

  考點: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 解:A、碘升華過程中只是碘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火藥爆炸化過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C、水的蒸餾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酒精溶于水過程中只是溶解形成了溶液,沒有新物質 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4.(2分)(2014•大慶)下列實驗操作符合規(guī)范的是(  )

  A.

  檢驗裝置氣密性 B.

  給液體加熱 C.

  向試管中加固體 D.

  取用固體藥品

  考點: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固體藥品的取用;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

  專題: 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據(jù)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向試管中裝塊狀固體藥品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固體藥品的取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B、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圖中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C、向試管中裝塊狀固體藥品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塊狀固體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D、取用固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5.(2014•大慶)某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0%,加入50g水后變?yōu)?0%,稀釋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  )

  A. 50g B. 10g C. 100g D. 40g

  考點: 用水稀釋改變濃度的方法.

  專題: 溶液的組成及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

  分析: 根據(jù)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設稀釋前溶液的質量為x,根據(jù)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則x×20%=(x+50g)×10% x=50g.

  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則稀釋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50g×20%=10g.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釋問題,掌握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

  6.(2分)(2014•大慶)已知FeCl3與CuCl2對H2O2分解都有催化作用,為測定并比較二者的催化效率,需要控制的條件包括:①實驗溫度;②H2O2的濃度;③催化劑質量;④FeCl3與CuCl2的顆粒大小(  )

  A. ①② B. ②③ C. 全部 D. ①②④

  考點: 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

  專題: 空氣與水.

  分析: 根據(jù)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很多,使用相同的催化劑,就可以探究溫度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在探究FeCl3與CuCl2+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是,必須保持其他 的條件相同解答.

  解答: 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很多,用相同的催化劑,但溫度不同,所以反應速率不同是由溫度不同導致的,所以可以探究溫度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同樣在探究FeCl3與CuCl2+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是,必須保持其他的條件相同,如:①實驗溫度;②H2O2的濃度;③催化劑質量;④FeCl3與CuCl2的顆粒大小.

  答案:C

  點評: 本題通過保持其他外界條件一致而改變一個條件來探究溫度、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綜合性較強,難度適中.

  7.(2014大慶)下列關于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和原理解釋均正確的是(  )

  A. 在煤中摻入適量生石灰再燃燒可以減少SO2氣體的排放

  B. 大氣污染物主要包括總懸浮顆粒物、PM2.5和CO2等

  C. 電池可分為一次電池、二次電池、二次電池只能使用兩次

  D.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的乳化功能

  考點: 化石燃料及其綜合利用;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溶解現(xiàn)象與溶解原理.

  專題: 化學與環(huán)境保護;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 很多生活經驗皆與化學化學知識相關.在煤中摻入適量生石灰再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氣體與生石灰反應,從而減少 SO2氣體的排放;大氣污染物除包括總懸浮顆粒物、PM2.5和CO2以外,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二次電池是充電電池,可連續(xù)充電多次使用;汽油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劑,但不具有乳化功能.

  解答: 解:

  A、在煤中摻入適量生石灰再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氣體與生石灰反應,從而減少SO2氣體的排放;故A正確;

  B、大氣污染物除包括總懸浮顆粒物、PM2.5和CO2以外,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故B錯誤;

  C、二次電池是充電電池,可連續(xù)充電多次使用;故C錯誤;

  D、汽油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劑,但不具有乳化功能;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此題把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生產實際當中,利用化學知識解答生活生產實際問題,此類型的考題是近幾年中考常出現(xiàn)的題型.掌握基礎知識,學會知識遷移應用,便能輕松解題.

  8.(2014大慶)下列物質在使用過程中與化學性質無關的是(  )

  A. 用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 B.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C. 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 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考點: 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專題: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 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解答: 解:A、用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是利用了小蘇打能和胃酸反應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故不符合題意;

  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是利用了醋酸能和水垢反應生成可溶性鹽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故不符合題意;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華時能吸收大量的熱,使控制中水蒸氣冷凝成小水滴形成降雨,干冰易升華屬于物理性質.故符合題意.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能和酸性物質反應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 解答本題要分析物質的性質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如果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就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本考點屬于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也體現(xiàn)了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的理念.

首頁 1 2 3 4 尾頁
我要提問】【本文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將中華自考網(wǎng)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wǎng)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wǎng)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于本站  網(wǎng)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wǎng)(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红桥区| 锡林郭勒盟| 嫩江县| 若羌县| 遂平县| 延川县| 民县| 霍林郭勒市| 苏尼特左旗| 镇安县| 恩施市| 饶阳县| 古田县| 盐山县| 白城市| 台南市| 乌兰察布市| 德阳市| 宣威市| 河东区| 闽侯县| 东方市| 大名县| 巴林左旗| 应城市| 磴口县| 车险| 昭苏县| 延长县| 恩平市| 灌云县| 崇仁县| 嘉义市| 濉溪县| 望江县| 涿州市| 城固县| 丰镇市| 永城市| 遂宁市| 壶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