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
1、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決定因素是( )
A、青年學生發(fā)揮了先鋒作用 B、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發(fā)揮主力軍作用
C、先進知識分子的指導、推動并領導 D、廣大人民的徹底覺醒
2、五四運動重心轉移到上海后,發(fā)展成為全國性的群眾運動,這充分說明( )
A、上海是最早發(fā)生工人運動的城市 B、五四運動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C、五四運動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質 D、五四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3、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A、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B、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C、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D、提出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
4、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核心是
A、實現(xiàn)工業(yè)化 B、實行三大改造 C、制定憲法 D、實行國家資本主義
5、以下經濟建設成就中,不屬于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是
A、長春一汽建成投產 B、東北工業(yè)基地形成
C、武漢長江大橋通車 D、湖北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建成
6、奠定了資產階級制度的基礎的思想信條是( )
A、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 B、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壓迫是不可動搖的人權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7、南美人民決定性地打擊了西班牙殖民軍的戰(zhàn)役發(fā)生于( )
A、1819年 B、1820年 C、1824年 D、1826年
8、英國的《權利法案》與法國的《人權宣言》
A、都是在革命期間頒布 B、都具有反對專制王權的作用
C、都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D、都沒有認真貫徹執(zhí)行
9、下列屬于反對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的拉丁美洲獨立運動領導人有①杜桑.盧維杜爾②圣馬丁③伊達爾哥④玻利瓦爾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彼得大帝改革與1861年改革的相同點有①都是由沙皇自上而下進行的②都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③都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④都推動了社會進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世紀初,下列哪些國家的民族民主運動被列寧稱為“亞洲的覺醒”? ①中國②印度③土耳其④伊朗⑤日本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④⑤
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下列哪一國家進行的戰(zhàn)爭是正義的( )
A、塞爾維亞 B、保加利亞 C、波斯尼亞 D、斯洛維尼亞
13、在馬恩河戰(zhàn)役結束后,德軍總參謀長認為,德國“已經輸?shù)袅藨?zhàn)爭”,這是因為
A、德國軍隊主力遭到重創(chuàng) B、協(xié)約國軍隊由防御轉入進攻
C、德國軍隊的戰(zhàn)線被突破 D、德國難以承受長期戰(zhàn)爭消耗
14、英法這兩個昔日戰(zhàn)場上并肩作戰(zhàn)的盟友卻在巴黎和會上怒目相對,甚至以退出和會相要挾,兩國的矛盾焦點是( )
A、遠東與太平洋利益之爭 B、國聯(lián)的組織方式和控制權之爭
C、海軍軍備及其比例之爭 D、歐洲大陸均勢與霸權政策執(zhí)政
05、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實質是
A、維護中國主權 B、承認帝國主義既得利益
C、擴大對華侵略勢力 D、抵制日本單獨控制中國
16、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相同點是
A、懲罰戰(zhàn)敗國的分贓會議 B、美國是會議的勝利者
C、中國是受宰割的對象 D、加深了戰(zhàn)勝國與戰(zhàn)敗國的矛盾
17、“弱國無外交”,這是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的外交活動中得出的切膚之痛,下面最能體現(xiàn)這一結論的事件是
A、《南京條約》的簽訂 B、袁世凱政府接受“二十一條”
C、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 D、《九國公約》的簽
18、下列哪些條約與中國有關①《凡爾賽條約》②《四國條約》③《限制海軍軍備條約》④《九國公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19、一戰(zhàn)后期,加速大戰(zhàn)進程的事件有①美國對德宣戰(zhàn)②俄國爆發(fā)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③協(xié)約國陣營擴大,加速對德打擊( )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