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每小題2分,共12分)
1.D 2.C 3.A 4.C 5.B
6. A 《曹劌論戰(zhàn)》的“論”不是文體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每小題3分,共9分)
7.C
8.B (解析:第④段跟該事件無直接關系,此外,作者表達的是對“年長者批評”的看法,而非該事件)
9.B(解析:②③段為舉例論證,沒有引用論證)
三、古詩文閱讀(16分)
10.A 11.B 12.D
13.有一座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之上,這就是醉翁亭。
14.“太守之樂其樂”是點睛之筆,作者在這里含蓄地抒發(fā)了自己復雜的感情(1分);既包含娛情山水排遣郁悶的歡樂,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績——政通人和后的欣慰(1分);“太守之樂其樂”是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的反映(1分)。
15. “孤”“閉”二字寫出了當時戰(zhàn)事吃緊、敵強我弱、戒備森嚴的局面(1分);畫面描繪示例1:層巒疊嶂里,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畫面描繪示例2:在群山環(huán)抱之中,一座孤城在大片的云氣和落日的余暉中緊閉城門(1分)。
16.上闋側重描寫,下闋偏向抒情。全詞表達了戍邊將士追求建功力業(yè)的英雄氣概和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側面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表達方式1分,后一問意思接近即可給2分。共3分)
四、詩文默寫與課外積累(13分)
17.① 寤寐思服;②采菊東籬下;③海內存知己;④濯清漣而不妖;⑤一鼓作氣;⑥奉命于危難之間;
7會挽雕弓如滿月;⑧先天下之憂而憂;⑨無案牘之勞形;⑩身老滄洲。
18.(1)雖然觀點相左,但極重兄弟情義;富有反抗精神,脾氣火爆;(2)①仗
義疏財,在江湖上有很高的威望,人稱“及時雨”;②具有很高的組織領
導才能,如三打祝家莊,讓人敬佩;③寬宏大量,如李逵砍倒杏黃大旗,他能予以寬恕,讓人心悅誠服;④重情重義,私放晁天王,對晁蓋等人有救命之恩;怒殺了閻婆惜,信守弟兄義氣。(答出任意一點即可,但必須結合具體內容回答)
五、綜合性學習(5分)
19.書圣王羲之,代表作《蘭亭集序》等;楷圣歐陽詢,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草圣張旭,代表作《肚痛帖》。(對應書法家及代表作,每個內容0.5分)
20.說明:必須用正楷抄寫,錯字、漏字,以及因涂改而造成的卷面凌亂等情況要酌情扣分。
六、現(xiàn)代文閱讀(Ⅱ)(15分)
21.一指自己故鄉(xiāng)的本土話,是我們最能表達情感的載體;二指離別家鄉(xiāng)在外的游子心中共同的情懷——鄉(xiāng)音是流動的故鄉(xiāng),是聽得見的家鄉(xiāng);這“鄉(xiāng)音”凝聚著游子對故鄉(xiāng)深深地眷戀之情。
22.①當時村里那個孩子的聲音,雖然他的聲音總讓人不舒服、想遠離,但無論過去多久,那卻是不折不扣的鄉(xiāng)音②當年鄰家老奶奶夾著山東口音說故事時的聲音,那是另一種“鄉(xiāng)音”,是作者和諸多游子再也回不去的、曾經生活在故鄉(xiāng)的日子 ③那時村口傻子嘴里永遠聽不懂的聲音,那是代表故鄉(xiāng)、代表父老鄉(xiāng)親的聲音。
23.多年以后,他鄉(xiāng)遇鄉(xiāng)親,“我”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因為他那不好聽卻極親切的鄉(xiāng)音填補了“我”靈魂中因鄉(xiāng)愁而產生的落寞、孤寂,更讓“我”體會到了那些生命中遠離后的思念、失去后的珍惜。
24.作者回憶的是當年鄰居老奶奶講故事的場景,想起的是那頗顯簡陋卻異常溫暖的環(huán)境、是裝滿故事親切異常的故鄉(xiāng)人,連用四個“想起”串起了如此細致的回憶,正是作者鄉(xiāng)愁縈繞心頭的表現(xiàn)。
25.①漂泊在外,離鄉(xiāng)久遠,歸鄉(xiāng)少,歸鄉(xiāng)難,所以只能夢回故鄉(xiāng)、夢聞鄉(xiāng)音來聊作寬慰。②心中的那個故鄉(xiāng)已經隨著歲月越走越遠,即使歸鄉(xiāng),面對的也是物是人非,不復當年。那時、那人、那音、那地,也只有夢中才有可能重溫、再現(xiàn)。
26.有再遇故人的激動,有回憶往昔的甜美,更有故鄉(xiāng)難歸、歲月不再的隱痛。
七、作文(50分)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