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 >> 中考 >> 中考語文 >> 語文模擬題 >> 廣西語文模擬題 >> 文章內容
  

2015年廣西中考語文考前模擬試題10_第2頁

來源:中華考試網收藏本頁   【 】  [ 2015年4月8日 ]

  三、綜合性學習。(共10分)

  每年的3月15日是“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為了讓同 學了解“3.15”,學校學生會舉辦了“3.15進校園”的宣傳周活動。作為參與者,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9、下面兩則材料是從某網站的“3.15專題” 中提取的,請你概括出它們的主要信息。(4分)

  材料一 消費者維權現(xiàn)狀調查統(tǒng)計表

  維權的態(tài)度或形式 自認倒霉 私了 求助消協(xié)或運用法律手段 其他

  投票人數(shù) 30981 9857 7575 146

  所占比例 63.8% 20.3% 15.6% 0.3%

  材料二

  消費者不是不想維護自己的權益,而是迫于無奈。試問,為了一件價值很小的商品,數(shù)十次往返于商家和質量鑒定等部門之間,這樣的維權誰愿意?為了維權,讓消費者不得不先墊付數(shù)千元的質量鑒定費,這樣的維權誰能不猶豫?而且,在維權過程中,消費者還面臨取證難、投訴難、查處難、訴訟難、賠償難等諸多問題。可以說,幾乎有多少消費者認為維權成本太高,就有多少消費者在權益受侵害時選擇沉默。

  概括出它們的主要信息:

  10、請你根據下面的材料推斷:2011年消費者權益日主題是“ ”。(2分)

  2008年消費者權益日主題是 “消費與責任”,2009年消費者權益日主題是“消費與發(fā)展”。今年,消協(xié)是這樣闡述本年度消費者權益日主題含義的:消費維權工作要緊密圍繞拉動消費,重點做好維權服務工作。通過廣泛宣傳,促使全社會共同關注擴大消費與服務消費的關系,強調政府執(zhí)法部門要依法為消費者服務,為經濟發(fā)展服務,為社會和諧服務,由此營造良好的消費環(huán)境,加強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促進社會發(fā)展。

  11、保護消費者權益,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消費者自身也要積極行動起來。請你分析下面的材料,概括說出消費者維權行動的意義。(要求用“既……又……”的句式表達)(4分)

  2005年,郝勁松因火車銷售貨品不開發(fā)票,在4個月內連續(xù)3次把“鐵老大”告上法庭,并最終由北京鐵路法院判決郝勁松勝訴,郝勁松通過實際行動維護了自身權益,又迫使鐵道部向全國各鐵路局發(fā)出《關于在鐵路站車向旅客供餐及銷售商品必須開具發(fā)票的通知》,結束了中國火車不開發(fā)票的歷史。

  四、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完成后面題目。(13分)

  極端天所頻繁出現(xiàn)是大自然敲響警鐘

  孫廣勇

  最近,素來高溫炎熱的沙特阿拉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在首都利雅得早晚氣溫降至零攝氏度左右,北部的拉夫哈、泰布克等地區(qū)最低氣溫達到零下7攝氏度,并出現(xiàn)了當?shù)睾币姷乃獌、降雪和樹掛等現(xiàn)象。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也下了百年來的第一場雪。在全年平均氣溫25攝氏度左右的科威特,最低氣溫竟降到零下3攝氏度。

  近年來,諸如暴風雪、寒流、暴雨、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在全球發(fā)生的頻率增加,強度也加大,氣候問題愈來愈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全球性問題。1月21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指出,人類深受氣候變化影響,盡管氣候變化是逐步的、漸進的,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影響卻可以是突然的、急劇的。氣候變化是全球公共健康面臨的一個主要威脅,人類社會必須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所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指與歷史同期相比出現(xiàn)較少的小概率天氣氣候事件。造成極端天氣頻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全球變暖。盡管海灣地區(qū)遭受了罕見的寒流襲擊,與全球變暖之說似乎相悖,但實際上全球變暖和局部嚴寒并不矛盾。全球變暖只是指全球氣溫呈總體上升趨勢,并不排除局部地方發(fā)生嚴寒。

  “暖冬”曾于2006年入冬后在世界上流行。在北美洲地區(qū),隆冬氣溫堪比夏季:美國紐約到當年年底前片雪未下,最高氣溫達22攝氏度;加拿大歷來被稱為“冰與楓的國度”,但其北部特有的冬季風情日漸消失,以全球最長滑冰場而聞名的麗都河遲遲不結冰……在北半球本應最冷的季節(jié),一些國家的路人卻身著短袖,熊不冬眠,候鳥忘記遷徙,植物在冬天發(fā)芽,高山滑雪場無雪可滑。

  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僅僅是反常的嚴寒和暖冬,還導致了夏季高溫熱浪,海平面上升、島國消失,南北極地冰川消融。洪澇、大旱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增加,對人類的生存形成直接威脅。據統(tǒng)計,在過去20年里,全球發(fā)生的自然災害數(shù)量增加了3倍多。上世紀80年代初期,全球平均每年發(fā)生120起自然災害,而現(xiàn)在已增至每年500起左右。受災人數(shù)在過去20年內增加了68%,1985―1994年間,全球平均每年受災人口為1.74億;而1995―2004年間,平均每年受災人口增至2.54億。全球氣候變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著地球上幾乎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

  2007年,聯(lián)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fā)布評估報告指出,人類若不重視環(huán)保,到本世紀末,估計平均氣溫最多將上升6.3攝氏度。科學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氣溫上升3攝氏度,僅在亞洲,每年就有700多萬人面臨洪水襲擊,全球將有1億多人陷入糧食不足的窘境;如果氣溫上升4攝氏度,全球就會有30多億人面臨缺水問題,北美地區(qū)受熱浪侵襲的次數(shù)將增加3到8倍,北極海冰將減少35%。

  極端天氣頻繁出現(xiàn),是大自然向人類敲響的警鐘!生活在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應該參加到保衛(wèi)自然的戰(zhàn)斗中,盡自己的努力,從身邊小事做起,減緩氣候變暖的進程。

  7.請為“極端天氣”下一個定義。(2分)

  8.請分析文中加點字詞的意義及作用.(4分)

  (1) 在全年平均氣溫25攝氏度左右的科威特,最低氣溫竟降到零下3攝氏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盡管海灣地區(qū)遭受了罕見的寒流襲擊,與全球變暖之說似乎相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據文意,說說如果氣溫上升,會有哪些危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為了說明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xiàn)及危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提問】【本文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將中華自考網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于本站  網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华阴市| 东兰县| 宜阳县| 贵港市| 鹤庆县| 新和县| 西吉县| 微博| 仲巴县| 大悟县| 廊坊市| 合川市| 衡水市| 察隅县| 锡林浩特市| 天气| 南汇区| 陆河县| 陇西县| 霞浦县| 卢氏县| 安宁市| 贵阳市| 河曲县| 林甸县| 陈巴尔虎旗| 犍为县| 浑源县| 寻甸| 安西县| 城口县| 增城市| 南京市| 泸西县| 昭觉县| 磐安县| 大关县| 莎车县| 新绛县| 新建县| 松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