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
歐陽修
作品與作者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是北宋文壇的領袖,宋代散文的奠基人。他的文學成就,以散文為最高。他的散文,氣勢充沛,流暢自然,寓奇于平。
歐陽修在政治和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為此,他上書支持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因而被貶為滁州知州。這篇《醉翁亭記》就是他被貶到滁州后寫的,文章流暢清麗,言辭優(yōu)美,雖然遭貶,文章卻表現(xiàn)了他寄情于山水,悠然自得的曠遠情懷以及從容寬厚、率真自然的個性。
內(nèi)容精析
(1)寓情于景:文章通過描寫滁州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自己寄情于自然山水的心情和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同時也對自己在滁州實行“裕民”政治作了側(cè)面的歌頌。
(2)前后照應:前文的“太守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和后文的“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相照應;“朝而往,暮而歸”一句又與“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