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wǎng) >> 中考 >> 中考政治 >> 政治模擬題 >> 廣東政治模擬題 >> 文章內(nèi)容
  

2016屆廣東中考政治專題精練試題13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收藏本頁   【 】  [ 2016年1月25日 ]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把你選擇的答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在下列表格中)

  1. 明朝政權的建立者是

  A.忽必烈 B.朱棣 C.朱元璋 D.努爾哈赤

  2.丞相是皇帝的重要輔臣,廢除這一官職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 設立內(nèi)閣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 D.乾隆

  4. 右圖是哪一機構的印信?

  A.內(nèi)閣 B.軍機處

  C.東廠、西廠 D.錦衣衛(wèi)

  5. 建立清朝的少數(shù)民族是

  A.蒙古族 B.黨項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6.清朝大興“文字獄”是為了

  A.防止人民反抗 B.施行暴政 C.壓制知識分子 D.加強思想控制

  7.我國人民到南洋謀生始于

  A.三國時 B.唐朝時 C.宋朝時 D.明朝時

  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抒發(fā)了右圖人物的愛國情懷,他的主要功績是

  A.平息了東南沿海倭寇

  B.打退了沙俄侵略軍

  C.趕走了荷蘭殖民者

  D.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

  9. “開辟荊榛,千秋功業(yè);驅逐荷虜,一代英雄!痹娭械摹耙淮⑿邸

  是指1662年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的

  A.鄭成功 B.施瑯 C.康熙帝 D.林則徐

  10. 中國兩次雅克薩之戰(zhàn)的性質(zhì)屬于

  A.正義的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B.爭霸戰(zhàn)爭

  C.反法西斯戰(zhàn)爭 D.侵略戰(zhàn)爭

  11. 中俄第一個邊界條約簽訂于

  A.1662年 B.1685年 C.1686年 D.1689年

  12. 下列事件的先后順序是①雅克薩之戰(zhàn) ②赤嵌城之戰(zhàn) ③臺州之戰(zhàn)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13.清朝設駐藏大臣的主要目的是

  A.抵抗荷蘭侵略 B.平定回部叛亂 C.加強對x藏的管轄 D.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

  14.圖中的文物“金奔巴瓶”是用來決定

  A.駐藏大臣的人選

  B.達賴、班禪繼承人

  C.參贊大臣的人選

  D.x藏的歸屬

  15.17世紀中期至18世紀末,清朝一度經(jīng)濟繁榮,國力繁盛,出現(xiàn)盛世景象,史稱

  A.開皇之治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6. 康乾時期,絲織生產(chǎn)超過蘇州和杭州,成為新興的絲織業(yè)中心的是

  A.成都 B.南京 C.浙江 D.無錫

  17. 乾隆年間,準許開放進行對外貿(mào)易的港口是

  A.廣州 B.寧波 C.臺灣 D.上海

  18. “康乾盛世”中潛伏的危機反映在乾隆中期以后,其表現(xiàn)是

  A.實行八股取土 B.大興文字獄

  C.設立軍機處 D.統(tǒng)治集團奢侈、吏治敗壞

  19.觀察右邊漫畫,請為該漫畫選擇一個最佳主題

  A.大清盛世

  B.閉關鎖國

  C.和諧社會

  D.自給自足

  20. 有四位同學分別用一詞組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鴉片戰(zhàn)爭前)時期總的歷史特點。你認為哪一項概括的最準確?

  A.繁榮與開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C.繁盛與危機并存 D.政權的分立與民族匯聚并存

  二、填圖題:本大題共5分。

  21、讀《鄭和下西洋路線圖》,回答

  下列問題:

  (1)鄭和下西洋起于 年,

  他先后 次下西洋。(2分)

  (2)鄭和船隊第一次遠航的出發(fā)地劉家港是圖中的 ,鄭和最遠到達的非洲東海岸是圖中的

  ,紅海沿岸是圖中的 。(填英文字母。3分)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22題6分,第23題7分,共13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始設軍需房于(皇宮)隆宗門內(nèi),選內(nèi)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選內(nèi)閣中書中謹慎周密的人入內(nèi)值班并擔任抄寫工作)。后名軍機處……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于此矣(承旨、發(fā)出政令都在這里)。

  ——趙翼《詹曝雜記》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設置軍機處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2分)

  (2)軍機處的人員構成有什么特點? (2分)

  (3)“承旨、出政皆于此矣”這說明什么? (2分)

  2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時期,中外關系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中外之間既有友好交往的一面,也有武力沖突的一面。

  材料二 當世界發(fā)生日新月異的巨變時,大清王朝的統(tǒng)治者卻對“天朝”的地大物博極盡夸張之詞,對外部世界懵然無知。

  請回答:

  (1)試舉一典型事例說明材料一中“中外之間友好交往的一面”,并說說這件事的意義。(2分)

  (2)試舉一例說明材料一中“中外有武力沖突的一面”。(1分)

  (3)材料二致使清朝統(tǒng)治者采取了怎樣的對外政策?它導致了什么結果?對你有何啟示?(4分)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24題6分,第25題6分,共12分。

  24.有位史學家說:“科舉制的實行,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選拔社會上的優(yōu)秀分子,使之參與了國家的政治!鼻迥┚S新人士認為:科舉制度“錮智慧”“壞心術”“滋游手”,造成了“破壞人才,國家貧弱”的后果。據(jù)此回答問題:

  (1)這兩種看法是否互相矛盾?(1分)

  (2)請結合科舉制從隋唐時產(chǎn)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歷史,談談你對其作用的評價。(5分)

  25.清朝前期,我國疆域遼闊,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畔旅媸抢钊A同學設計的一幅清朝前期疆域結構圖,請你幫助李華同學補充完整。(3分。答案寫在下方的橫線上。)

  A: ;B: ; C: 。

 、平Y合李華設計的結構圖,說一說清朝政府是怎樣加強對A、B、C所處的邊疆地區(qū)的管轄。(3分)

  對A處:

  對B處:

  對C處:

首頁 1 2 尾頁
我要提問】【本文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將中華自考網(wǎng)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wǎng)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wǎng)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于本站  網(wǎng)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nèi)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wǎng)(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百色市| 哈密市| 茌平县| 图木舒克市| 阳信县| 龙门县| 成武县| 安泽县| 墨脱县| 高安市| 湟源县| 株洲市| 塔城市| 淳安县| 桑植县| 榆中县| 南涧| 连云港市| 论坛| 巴彦县| 康定县| 临湘市| 广汉市| 西安市| 玛多县| 永胜县| 金沙县| 西华县| 大冶市| 马山县| 朝阳县| 承德市| 青铜峡市| 利川市| 阿拉善左旗| 甘肃省| 余姚市| 哈密市| 元氏县| 五寨县| 怀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