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現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方式
B.影響生物生活的生態(tài)因素是指溫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動調節(jié)能力,因此它不會遭到破壞
D.生物圈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的全部
2.我國歷次人口普查運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與下列哪一項相同
A.探究菜青蟲的取食行為 B.觀察魚鰭的作用
C.森林資源的清查 D.研究種子萌發(fā)的條件
3.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第一次使用 的目鏡為5×,物鏡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鏡為10×,物鏡為45× 。那么,第二次觀察到的情況與第一次相比
A.視野亮,細胞數目多 B.視野暗,細胞數目少
C.視野暗,細胞數目多 D.視野亮,細胞數目少
4.下列關于一株向日葵和一只貓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細胞既是它們的結構單位,又是功能單位
B.貓的結構層次中沒有系統(tǒng)
C.它們各種組織的形成是細胞分化的結果
D.葵花籽和貓的心臟都屬于器官
5.右圖為一個豌豆莢,內有6粒豌豆種子。圖中a表示豌豆莢,b表示其中的一粒種子。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a是由子房發(fā)育而成
B.b由胚珠發(fā)育而成
C.豌豆種子的胚由受精卵發(fā)育而成
D.每個種子的基因組合必定相同
6.下列做法不屬于運用蒸騰作用原理的是
A.在陰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B.移栽植物時去掉部分枝葉
C.對移栽后的植物進行遮陽 D.夏天早上和傍晚給植物澆水
7.學習了“人的生殖與發(fā)育”后,某同學做了如下總結,其中錯誤的是
A.人的發(fā)育起始于嬰兒的出生
B.受精卵發(fā)育初期營養(yǎng)物質來自卵細胞的卵黃
C.受精卵形成的場所是輸卵管
D.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
8. 右圖為人體某部位的部分血管,其中箭頭表示血液流動方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b為肺部毛細血管網,則經肺循環(huán)后c中血液氧氣含量增多,營養(yǎng)物質含量不變
B.若b為小腸處毛細血管網,則c為含營養(yǎng)物質豐富 的靜脈血
C.若b為腎小球毛細血管網,則c中為代謝廢物減少的靜脈血
D.若b為腎小管外毛細血管網,則c中為含營養(yǎng)物質增多的靜脈血
9.右圖是眼球結構及成像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右圖表示正常眼成像過程
B.近視眼原因之一是結構[2]過度變凸
C.結構[3]既是成像也是視覺形成的部位
D.遠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為結構[1]有調節(jié)作用
10.根據你具有的生物學知識素養(yǎng),判斷下列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手偶然碰到釘子后,馬上縮回然后才感到疼痛,說明脊髓具有反射和傳導功能
B.消費者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中必不可少,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中起重要作用
C.呆小癥﹑貧血﹑侏儒癥都是人體激素分泌異常產生的疾病
D.玉米種子和花生種子的子葉數目和功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