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5分)
19.閱讀古詩,回答問題。(5分)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①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釋]①竹爐:指用竹篾套子套著的火爐。②才:僅。
(1)請展開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詩歌一、二句的情景。(2分)
(2)試從“梅花”這個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3分)
19.(1)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 (2)“梅花”有高潔的志趣,(1分)詩人寫梅固然有贊嘆梅花高潔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贊來客,(1分)寫出了詩人的熱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樣志同道合,具有高潔的志趣。(1分)
解析(1)此題考査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想象要從詩歌描寫的意境人手,要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情景,可適當使用一些修辭手法。(2)此題考查探究詩歌意象的能力,所謂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解答時要結合“梅花”這一物象本身的特點,再根據(jù)具體的情境,聯(lián)系詩人的主觀情思進行分析。
(2015•江蘇常州市)(一)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5——6題。(3分)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現(xiàn)了洞庭湖什么特點?(1分)
答:
6.閱讀全詩,概括“憑軒涕泗流”一句蘊含了哪些情感。(2分)
答:
5.“浮”有動態(tài)感,表現(xiàn)了洞庭湖宏大壯闊、氣勢磅礴的特點(1分);解析:此題考査古詩的煉字。解答時不僅要注意字面意思,還要聯(lián)系詞語在詩歌中的意思和表達效果。
6.親人離散,漂泊無依的孤獨感,(1分)對國家多難、壯志未酬的無奈和傷心(1分)解析:此題考查詩歌蘊含的感情。解答時要聯(lián)系全詩內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寫作背景。
一、【2015•貴州畢節(jié)】
春 望
杜甫(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下面對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全詩意脈貫通,情景兼具,內容豐富,感情強烈,是一片膾炙人口的佳作。
B.在頷聯(lián)中,詩人移情于物,通過花、鳥的情態(tài)表達了自己感時傷世的內心情感。
C.詩人得不到家信,是因為戰(zhàn)亂引發(fā)了長安城內一場持續(xù)了三個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聯(lián)中“深”字形象地描寫出戰(zhàn)亂中長安城草木叢生、滿目凄涼的景象,流露出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2.請展開想象,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xiàn)的畫面,并指出詩句所蘊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第⑴題是對詩詞內容的理解,詩中的“烽火”原指古代戰(zhàn)爭中的信號源,后引指戰(zhàn)爭;“三月”極言時間之久;“抵萬金”突出家書的珍貴難得。此聯(lián)反應的是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導致音信隔絕。故C項不正確。第⑵題是開放性題目,要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詩句表達的意境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出來,再根據(jù)此情此景來體會詩人的情感,合情合理即可。
【答案】⑴C。⑵示例:我漸漸年華已老,還為國憂心忡忡,不但已是滿頭白發(fā),連這白頭也越抓越少了。簡直連簪子也插不上,連束發(fā)都困難了。眼望京城的頹敗景象,思念遠在他鄉(xiāng)的妻小,郁結在心中的苦痛無法排解,只好用手搔頭,卻又徒增發(fā)短衰老之嘆,表達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感。
二、【2015•貴州遵義】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請描述“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所展現(xiàn)的畫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運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描繪詩句畫面的能力。題目要求描述“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這一詩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答題時,要扣住詩句中的意象“瀚海”“冰”“愁云”進行描述,并加以適當?shù)拿鑼憽?/P>
【答案】山谷的陰面縱橫散步著百丈堅冰,萬里長空凝結著慘淡的陰云。
2.【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詩歌抒情的方式以及作品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能力。詩歌抒情的方式一般有直抒胸臆與借景抒情兩種。這兩句詩中“山回路轉”“雪”屬于景物描寫,友人已遠去,詩人還在駐足遠望,這個舉動表達了對友人的不舍以及因友人歸京產生的惆悵之情,所以詩歌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答案】借景抒情。抒發(fā)了詩人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
三、【2015•貴州銅仁】
閱讀范仲淹的《秋思》,按要求答題。
漁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1.這首詞的題目是____________。詞中圍繞一個“______”字,描繪了塞下獨特的景象。
2.這首詞意境深邃,請你選擇一個角度對“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一句進行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文學常識和詩詞內容的理解能力。就本首詞來說,“漁家傲”是詞牌名,“秋思”是題目。詞的上片重在寫景,以一個“異”字統(tǒng)領,接下來從“衡陽雁去”“四面邊聲”“落日孤城”三個方面寫塞外景色與別處不同,以此來突出“異”。
【答案】秋思 異
2.【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詩句的賞析能力。本題沒有明確的鑒賞要求,只提示自選一個角度,所以,鑒賞時我們可從修辭運用、寫作技巧、詞語運用、抒發(fā)情感以及互文見義等方面任選一處,結合相關內容分析其表達效果,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