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文閱讀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最美的對視
、偎镁媚曋,凝視著。
、谡驹谒媲暗模且粋16歲的男孩。與所有這個年齡的男孩子一樣,他有著清澈、純凈、稚氣未脫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視著她,凝視著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蹘讉月前,他的眼前還一片漆黑。4歲那年,因為一場大病,他失明了,從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團。直到三個月前,他獲得了一位剛剛去世的老人無償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見光明。
、苣俏焕先耍褪撬哪赣H。
、菟哪赣H,被社區(qū)追評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經(jīng)去世的母親,上臺領獎。讓她沒有想到的是,為母親頒獎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⑥早在6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親,就向子女表達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將自己的眼角膜無償捐獻給需要的人。一雙兒女都表示贊成,并和老母親同時做了捐獻登記,一家三口身后捐獻眼角膜登記表的編號連在了一起,分別是“351、352、353“。這組溫暖的數(shù)字,就像小時候媽媽牽著她和弟弟的兩只小手一樣,齊步向前走著,溫情、堅定而有力。
、唠S著年齡增長,老母親的身體每況愈下,尤是她的眼睛,因為白內障而使視力嚴重下降,看東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說服母親去做白內障手術,這是個小手術,可以恢復不少的視力?墒,老母親卻死活不肯答應。老人說,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沒啥用了,只有這眼角膜還行,將來還能夠捐給別人,萬一做了手術,損壞了眼角膜,那可怎么辦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幾年了,看不清楚也沒什么關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讓別人一輩子都看得見。老人固執(zhí)己見。最后,還是眼科醫(yī)生說服了老人,做白內障手術,對眼角膜不會有任何損傷,老母親這才放心地接受了眼角膜手術。
、嗬夏赣H又生病住院了,這一次,病情兇險。自知時日不多,老母親心里惦記著的,仍然是捐獻眼角膜的事,這可是她這一生最后的愿望。擔心自己臨終時,可能無法再清晰地表達捐獻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許會忘了這重要的一茬,老人將那張“自愿捐獻眼角膜登記卡”,放在了自己的病歷本中,好讓子女或者醫(yī)生,在最后時刻,也不忘她的心愿。
、嵋粋靜悄悄的凌晨,老母親安靜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長逝。
、馑龔娙瘫,通知了有關部門。眼科醫(yī)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0.5克的摯愛”。
⑪老母親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給了受捐人,為他人點亮了光明。
⑫在母親節(jié)那天,她發(fā)了一條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著這個從未謀面的世界。說不定哪天,我們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視,我知道,那是您愛的目光!边@是老母親離開之后的第一個母親節(jié),她再也不能喊一聲“媽媽”了,但她知道,母親仍在注視著這個世界。
⑬她沒有想到,會在這個場合,再一次看到母親的眼睛。她凝視著,凝視著,熱淚盈眶。
⑭男孩也驚喜而羞怯地凝視著她。
⑮兩個人的目光,就這樣對視,凝視。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滿柔情的愛的交匯,那是我們所見過的最美最親的對視。
(1)這篇文章在記敘順序上屬于什么順序?有何作用?
(2)文中記敘了母親哪幾件事?
(3)文中第⑦段有這樣一句話“老人固執(zhí)己見”,“固執(zhí)己見”一詞運用是否恰當?為什么?
(4)賞析下面句子表達效果。
男孩也驚喜而羞怯地凝視著她。
(5)文章為什么把男孩與她的對視稱為“最美的對視”?
【答案】
(1)倒敘。是文章產(chǎn)生懸念,引人入勝,吸引讀者興趣。
(2)①六年前,母親做眼角膜捐獻登記;②母親怕?lián)p壞眼角膜不做白內障手術;③母親將那張“自愿捐獻眼角膜登記卡”放在了自己的病歷本中。
(3)“固執(zhí)己見”是頑固的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在文中是貶義詞褒用,更能表現(xiàn)母親捐獻眼角膜的堅決態(tài)度,突出了母親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
(4)神態(tài)描寫,生動形象的將男孩見到捐獻者的女兒時的神情,表現(xiàn)了男孩的興奮與感謝之情。
(5)因為在男孩與她的對視中,包含著女兒對母親的思念,包含著愛,包含著人間的溫暖與無私奉獻的高貴。
【解析】【分析】
(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記敘的順序的能力。常考順序、倒敘,插敘的辨識和作用。①順敘(按事情發(fā)展先后順序)作用:敘事有頭尾,條理清晰,脈絡清楚、印象深刻。②倒敘:造成了…的懸念,使故事情節(jié)更曲折,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③插敘:補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豐富,使中心更突出。,交代什么內容,使文章內容更詳實,情節(jié)曲折,人物形象更豐滿等。文章從她見到接受捐獻的男孩開始,回憶母親捐獻眼角膜的事情,是倒敘。作用是文章產(chǎn)生懸念,引人入勝,吸引讀者興趣。
(2)本題是對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考查。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二:要素串連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jīng)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①六年前,母親做眼角膜捐獻登記;②母親怕?lián)p壞眼角膜不做白內障手術;③母親將那張“自愿捐獻眼角膜登記卡”放在了自己的病歷本中。
(3)本題是考查學生對文中重點詞語的理解能力。解答思路:解詞+內容+情感。方法:聯(lián)系詞語本義,結合語境分析詞語的含義,以及表達的感情。理解詞語一般先理解其表面義,然后要結合語境及課文內容,具體理解出它的語境義及所包含的情感。務必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肮虉(zhí)己見”是頑固的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在文中是貶義詞褒用,更能表現(xiàn)母親捐獻眼角膜的堅決態(tài)度,突出了母親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
(4)本題是考查學生對文中重要句子的賞析能力。解答思路:這句話運用了…(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正面、側面描寫;細節(jié)描寫;對比、襯托手法等)的描寫手法(或寫法),寫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驚喜而羞怯地凝視著她是神態(tài)描寫,生動形象的將男孩見到捐獻者的女兒時的神情,表現(xiàn)了男孩的興奮與感謝之情。
(5)本題是對題目含義的理解能力。結合文章內容,在首段與末段,尋找對題目的解釋與深化,議論抒情性的句子,同時注意題目的雙關含義,概括出表面含義和深層含義即可。最美的對視是因為在男孩與她的對視中,包含著女兒對母親的思念,包含著愛,包含著人間的溫暖與無私奉獻的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