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題
1.某同學(xué)把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桌面上得到一個亮點F,并用直尺進行測量,如圖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2.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先把凸透鏡對著太陽光,移動凸透鏡,測出亮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為 10 cm ,那么凸透鏡的焦距= cm;當物距 = 40cm 時,成像性質(zhì)為 像;當物距 = 20 cm 時,成像性質(zhì)為 像;當物距 = 10 cm 時,成像性質(zhì)為 ;當物距 =15 cm時,成像性質(zhì)為 像.
3.晚上,在一盞電燈和白墻之間移動凸透鏡,有 個位置可以在墻上得到燈絲清晰的像。透鏡在離電燈較近的位置時,像是 的;透鏡在離電燈較遠的位置時,像是 的.兩者所成的像都是 的.
4.某校同學(xué)在學(xué)習(xí)了眼睛和眼鏡的相關(guān)知識后,想通過實驗探究近視眼的形成原因.他們選擇了如下器材:蠟燭、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的水凸透鏡(與注射器相連,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鏡的厚薄可以通過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來調(diào)節(jié).其裝置如圖所示.
(1)在此實驗裝置中, 相當于人眼球中的晶狀體, 相當于人眼球中的視網(wǎng)膜.
(2)請你用此實驗裝置探究近視眼的成因,要求寫出實驗過程.
5.小明在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一枚硬幣放在一個沒有水的碗里,把碗放在桌面上并慢慢向遠處移動,直到眼睛剛好看不到為止.保持頭部不動,緩緩地向碗中加水,漸漸地小明又重新看到了碗底的硬幣.
(1)小明認為這個實驗說明了: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光線向 (靠近/遠離)法線的方向偏折.
(2)小明用作圖法說明這個結(jié)論,下面四幅光路圖中,正確的是 (2分).
6.小華用一個 2 cm 高的鏤空的“F”字、焦距為 10 cm 的凸透鏡和一塊光屏進行實驗,研究凸透鏡成放大實像時,像距( )和像的大小隨物距( )的變化規(guī)律,他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
請你根據(jù)這位同學(xué)的實驗記錄,分析、總結(jié)出凸透鏡成放大的實像時:
(1)像距隨物距的變化規(guī)律是 .
(2)像的大小隨物距的變化規(guī)律是 .
二、應(yīng)用題
1.(6分)烈日下,小明與幾個同學(xué)到海灘游玩、燒烤,待到點火時,卻發(fā)現(xiàn)忘記帶火柴了,他們幾個人的包中只有繩子、玻璃、放大鏡、鑷子、紙等物品,請你替他們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辦法取火?并簡述這樣做的理由.
2.(11分)請回憶“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解答下列問題.
(1)(2分)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并調(diào)整它們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 ,這樣做的目的是 .
(2)(2分)如果在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為 10cm ,當蠟燭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時,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應(yīng)大于 cm,若把蠟燭從離凸透鏡 30 cm 的地方移
到離凸透鏡 15 cm 處,則像 (變大/變小/不變).
(3)(3分)隨著探究活動的進行,蠟燭越燒越短,小明發(fā)現(xiàn)燭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 )
A.逐漸往上移 B.逐漸往下移
C.保持在光屏的中央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4)(4分)當蠟燭移到距透鏡一定距離范圍內(nèi)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
得到燭焰的像,這是因為 .在物距不變的情況下,若要
觀察到蠟燭火焰的像,則眼睛、蠟燭、凸透鏡三者的位置排列順序應(yīng)該是眼睛、
參考答案
一、實驗題
1.13.2
2.10 倒立、縮小的實 倒立、等大的實 一個光斑 倒立、放大的實
3.兩 放大 縮小 倒立
4.(1)水凸透鏡 光屏(2)按如圖所示將蠟燭、水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保持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調(diào)節(jié)水凸透鏡的位置,使蠟燭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向水凸透鏡中注水,使晶狀體變厚,觀察光屏上所成蠟燭的像,此時像將變得不清晰,將蠟燭向水凸透鏡靠近,觀察到光屏上會再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
5.(1)遠離(2)B
6.提示: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凸透鏡成的都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在此范圍內(nèi),當物距逐漸減小時,像距呈現(xiàn)加速增大趨勢,像也呈現(xiàn)加速放大趨勢
二、應(yīng)用題
1.提示:可利用凸透鏡對光的聚焦作用取火
2.(1)同一高度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20變大 (3)A
(4)所成的像是虛像 凸透鏡 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