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wǎng) >> 中考 >> 中考語文 >> 語文模擬題 >> 全國語文模擬題 >> 文章內容
  

2016年語文中考文言文閱讀:陳涉世家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收藏本頁   【 】  [ 2016年5月16日 ]

  《陳涉世家》(節(jié)選)閱讀

  【甲】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1)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作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眳菑V以為然。

  【乙】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①。然陳涉甕牖繩樞②之子,氓隸③之人,而遷徒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④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⑤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⑥,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2)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選自賈誼《過秦論》)

  【注】①殊俗:指邊遠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②甕牖繩樞:極言陳涉出身貧寒。③氓隸:指出身微賤。④山東:原六國之地。⑤向時:以往。⑥絜大:用繩子量物體周圍的長度。

  1.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B.始皇既沒 既克,公問其故

  C.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D.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乃重修岳陽樓

  2.用“/”給下面文言句子標出朗讀停頓。(每句標一處)

  (1)當 立 者 乃 公 子 扶 蘇 (2)遂 并 起 而 亡 秦 族 矣

  3.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等死,死國可乎( ) (2)上使外將兵( )

  (3)倔起阡陌之中( ) (4)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

  4.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1)

  (2)

  5.【甲】文主要運用了哪種描寫方法來刻畫陳勝?表現(xiàn)了陳勝怎樣的特點?

  6.【甲】文中陳勝說,“為天下唱,宜多應者”。【乙】文中能證明這句話的句子是“

  ”。

  7.【甲】文中陳勝、吳廣起義的根本原因是“ ”。

  【乙】文認為秦末農民起義的原因是“ ”。

  1 .B (B.均為“已經”。A.果真;確實。C.就;表假設,如果。D.是;于是,就)

  2.(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2)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3.(1)為……而死 (2)帶領 (3)田間小路 (4)毀,毀壞

  4.(1)有的人認為他死了,有的人認為他逃亡了。

  (2)自己也死在他人手里,被天下人恥笑,這是什么原因呢?

  5.主要運用了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陳勝敢于斗爭,能洞察時局,有非凡的智謀和超人的才略膽識等特點。

  6.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天下苦秦久矣 仁義不施(答“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亦可)

我要提問】【本文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將中華自考網(wǎng)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wǎng)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wǎng)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于本站  網(wǎng)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wǎng)(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丰顺县| 英德市| 湾仔区| 新巴尔虎左旗| 东莞市| 贞丰县| 乐昌市| 郴州市| 大同县| 娄烦县| 紫云| 贞丰县| 阿城市| 方山县| 和平区| 青阳县| 台中市| 岳西县| 钦州市| 阿勒泰市| 九龙县| 休宁县| 合水县| 平和县| 会昌县| 易门县| 灵川县| 温宿县| 斗六市| 平果县| 上林县| 应城市| 永修县| 宜丰县| 顺昌县| 高要市| 绩溪县| 宝坻区| 黄浦区| 沂南县|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