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黃羊去私
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qū)υ唬骸敖夂!逼焦唬骸敖夂亲又鹦?”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彼煊弥。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逼焦唬骸拔绶亲又有?”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逼焦唬骸吧!庇炙煊弥
國人稱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其誰可而為之/或異二者之為
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C.國無尉/去國懷鄉(xiāng)
D.孔子聞之曰/不求聞達(dá)于諸侯
2.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
善 哉 祁 黃 羊 之 論 也 外 舉 不 避 仇 內(nèi) 舉 不 避 子
3.結(jié)合選文,分析“國人稱善”的原因。(3分)
答:
(一)(10分)
1.(1)孰:仔細(xì)(2)私:偏愛(3)間:間或,偶然。(每項1分,意思對即可。)
2.(1)(2分)(鄒忌)再照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遠(yuǎn)遠(yuǎn)不如(徐公美)。關(guān)注點(diǎn):“自視”(看看自己)、“弗如遠(yuǎn)甚”(遠(yuǎn)遠(yuǎn)比不上)。
(2)(2分)命令剛下達(dá),群臣都來進(jìn)諫,門前、院內(nèi)像集市一樣(熱鬧)。關(guān)注點(diǎn):“初下”(剛發(fā)布)、“若市”(如同市場)。
3.D“開頭詳寫比美”不對,是詳寫鄒忌與妻、妾、客的對話,以及鄒忌比美后對這些對話的反思領(lǐng)悟。
4.B你(A.任用/行為。C.諸侯國,國家/國都。D.聽說/出名。)
5.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用了1—3條“/”,每對1處給1分;用了四條或四條以上“/”,本題給0分。)
6.一是因為祁黃羊大公無私(或“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2分)
二是因為晉平公從善如流,知人善任(或“聽從祁黃羊的建議,任用解狐和(祁)午”)。(1分)
【參考譯文】
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這個地方?jīng)]有長官,誰可以任用?”祁黃羊回答說:“解狐適合!逼焦f:“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的是誰可任用,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平公(稱贊)說:“好。”就任用了解狐。過了一段時間,晉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沒有掌管軍事的官,誰可以任用?”祁黃羊回答說:“祁午適合。”晉平公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的是誰可任用,不是問我的兒子是誰!睍x平公(又稱贊)說:“好!本腿斡昧似钗纭
國人都稱贊這件事。孔子聽到了這件事,說:“祁黃羊的建議真好啊!他薦舉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薦舉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開自己的兒子。祁黃羊可以稱得上是大公無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