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xùn)課程 | 模擬考場  
  當(dāng)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wǎng) >> 中考 >> 中考語文 >> 語文模擬題 >> 安徽語文模擬題 >> 文章內(nèi)容
  

2015年安徽中考語文一輪專題試卷3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收藏本頁   【 】  [ 2015年2月25日 ]

  湖心亭看雪

  (一)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dú)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 堤一痕、湖心亭一點(diǎn)、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fēng)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lǐng)略,未及遍賞。次早得陶石簣?zhí),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xué)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記》)

  注釋:①昭慶:指西湖北岸的昭慶寺。②東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賦》中對洛神之美有極其驚艷的描寫。④凈寺:即西湖南岸的凈慈寺。

  1.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語。(4分)

  (1)上下一白( ) (2)從武林門而西( )

  (3)即棹小舟入湖( ) (4)取道……石徑塘而歸( )

  2.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3分)

  A.①湖中人鳥聲俱絕 ②奇山異水,天下獨(dú)絕

  B. ①才一舉頭 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C. ①草草領(lǐng)略,未及遍賞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D. ①次早得陶石簣?zhí)?②二者不可得兼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3)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

  4.下面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xiàng)是( )(3分)

  A.“湖中人鳥聲俱絕”中的“絕”字,從聽覺入手,寫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皠t心已飛湖上也”中的“飛”字,寫出了一個初游西湖者目奪神搖的內(nèi)心激蕩,遙見塔影凌空,便自心飛神越。

  B.寫賞雪,卻寫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飲酒的場面,只是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昂胶糜,一時湊集矣”則突出了“山”“湖”“好友”齊聚的喜悅。

  C.“癡”字與開頭“獨(dú)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yīng),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按蠹s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一句寫出了作者對山水的癡迷。

  D.“天與云與山與水”,連用三個“與”字,寫出了天空、云層、山巒、湖水渾然一體,舉目皆白的景象!吧缴缍,花光如頰,溫風(fēng)如酒,波紋如綾”連用四個比喻,寥寥數(shù)筆,寫出了撲面而來的西湖美景。

  (一)(16分)

  1.(4分,每詞1分,意思對即可)(1)全(2)往西走(向西去)(3)就,便(立即,馬上)(4)回去(回來)

  2.(3分)D(得到 A.①消失②絕妙的,到極點(diǎn)的 B. ①抬起②發(fā)動 C. ①來得及②和)

  3.(6分,每句2分,關(guān)鍵詞語解釋正確,句子通順即給分)

  (1)湖中哪能還有這樣的人!(想不到湖中還會有這樣的人!)

  (2)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啊!(不要說相公您癡迷,還有像您一樣癡迷于此的人啊!)

  (3)這時候想要用一句話描寫(眼前美景)卻無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夢中初次遇到洛神時(那種驚艷的感覺吧)。

  4.(3分)B(寫湖心亭上與金陵人同飲,主要表達(dá)幸逢知己之樂。)

  附譯文:

  從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門向西走,望見保叔塔高聳在層層山崖中,可(詩人的)心早已到西湖之上。中午時分到了昭慶,喝完茶,就劃船進(jìn)入西湖!∩降念伾,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 花的美麗,就像少女的面頰;湖上和風(fēng),如同酒香一樣醉人;湖中波紋,似白綾一樣起伏。剛一抬頭,已經(jīng)覺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這時候我想用一句話把這種境況描寫出來,竟然不知怎么寫。大約好像《洛神賦》中所說曹植由京都洛陽回封地,路過洛水,精神迷離恍惚時,忽見水邊有個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華麗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愛慕的心情的時候。我游西湖從這一次開始,當(dāng)時是萬歷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來到凈慈寺,找到弟弟小修過去住的僧房。游覽了六橋、岳墳、石徑塘等景點(diǎn)后走回來。很匆忙地領(lǐng)略了這些景致,沒有仔細(xì)觀賞。到了十九日,收到了陶石簣的請?zhí)诙煸缟,石簣兄弟偕同佛學(xué)居士王靜虛來到了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時間都聚集到一起了。

  鄒忌諷齊王納諫

  (2014廣西柳州市)文言文閱讀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jìn)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jìn);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景公好戈,使?fàn)T鄒主鳥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殺之.晏子日:”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數(shù)之公前,日:”獨(dú)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是罪三也.”數(shù)燭鄒已畢,請殺之.公日:”勿殺!寡人聞命矣。”

  (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系有絲繩的箭,用來射鳥。②主:掌管。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 宮 婦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愛)

  B. 時時而間進(jìn) (間:偶爾)

  C. 數(shù)燭鄒已畢 (數(shù):數(shù)量)

  D. 寡人聞命矣 (聞命:接受教導(dǎo))

  2.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思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例句: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下列對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齊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納諫,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

  B.鄒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規(guī)勸方式來表達(dá)自己的觀點(diǎn)。

  C.兩個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類比,用排比手法增強(qiáng)語氣。

  D.兩個文段給了我們一個啟示:給別人提意見要注意方式。

  4.請把“文言文”【甲】【乙】兩個文段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3分)

  (2)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3分)

  1.C;2.A;3.C;

  4.(1)大小官吏百姓能夠當(dāng)面指責(zé)我的過錯的,受上等獎賞。(重點(diǎn)詞語“面”“刺”)

  (2)讓我們的君王因?yàn)轼B的緣故殺人。(重點(diǎn)詞:“使”“以”)

我要提問】【本文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將中華自考網(wǎng)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wǎng)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wǎng) | 復(fù)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guān)于本站  網(wǎng)站聲明  廣告服務(wù)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nèi)導(dǎo)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wǎng)(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潞西市| 昆明市| 安徽省| 博白县| 丹棱县| 同心县| 崇明县| 定襄县| 张家川| 珠海市| 华蓥市| 长岭县| 大悟县| 清河县| 民权县| 屏东县| 五大连池市| 麦盖提县| 婺源县| 南部县| 兴安县| 昌都县| 瑞丽市| 伽师县| 涟源市| 大余县| 桐柏县| 遂宁市| 桂林市| 长丰县| 抚松县| 连南| 临高县| 仪征市| 大港区| 静宁县| 汉寿县| 佛教| 余姚市| 京山县| 平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