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1.當木材細胞壁中的吸附水達到飽和,而細胞腔和細胞間隙中尚無自由水時的含水率稱為木材的纖維飽和點。
2.將經(jīng)過冷加工強化后的鋼材在常溫下存放15~20d,或加熱至100~200°C并保持一定時間,其強度和硬度進一步提高,塑性和韌性進一步降低,這一過程稱為時效處理。前者稱為自然時效,后者稱為人工時效。
3.混凝土在長期荷載作用下,沿著作用力的方向的變形會隨著時間不斷增長,這種長期荷載作用下產(chǎn)生的變形稱為徐變。
4.水泥石長期處于重碳酸鹽含量較少的流水及壓力水中,使其氫氧化鈣不斷溶出流失,會引起其它水化產(chǎn)物的分解,從而導致水泥石結(jié)構(gòu)的破壞,這種現(xiàn)象稱為水泥石的軟水腐蝕。
5.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改性瀝青浸漬胎基并作為涂蓋層而制成的防水卷材稱為高聚物改性
瀝青防水卷材。
二、填空
1、輕質(zhì),保溫;2、壓力(或靜),拉力(或動);3、半水;4、礦渣;5、P·P(或P·F); 6、塑性變形為0.2%時的應力;7、較好;8、小,高;9、收縮,易使鋼筋生銹;10、抗?jié)B性、抗凍性;11、合成高分子防水(或三元乙丙橡膠防水,PVC防水,氯化聚乙烯—橡膠共混防水等),聚氨脂(或橡膠類,聚硫、硅酮等密封膏)
三、判斷題
1(√);2(√);3(√);4(×);5(√);6(√);7(√);8(×);9(×);10(√)11
(√);12(√);13(√);14(×);15(√)
四、選擇題
1D;2B;3A;4B; 5A;6D;7A;8B;9C;10B;11C;12C;13A;14C;15D;16B;17C;18C;
19A;20C
五、簡答題
1、石灰土和三合土經(jīng)壓實后,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粘土顆粒表面少量活性Si02、A1203與Ca(OH)2發(fā)生化學發(fā)應,生成水硬性水化硅酸鈣和水化鋁酸鈣,使粘土的抗?jié)B能力,抗壓強度和耐久性得到改善。
2、水泥石易受腐蝕的基本原因有:(1)外部存在腐蝕介質(zhì);(2)水泥石存在易受腐蝕的成分Ca(OH)2,水化鋁酸鈣;(3)水泥石不密實,存在許多毛細孔道,腐蝕性介質(zhì)容易進入水泥石內(nèi)部。
提高耐腐蝕性的措施有:(1)摻活性混合材料;(2)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如降低水膠比、摻入減水劑等。
3、普通砼的實驗室配合比的設(shè)計主要步驟是:
(1)確定初步配合比?筛鶕(jù)工程要求和原材料條件計算或查表得出各種材料用量,也可以根據(jù)經(jīng)驗確定;(2)試配、調(diào)整后確定實驗室配合比。首先試配并檢驗初步配合比的和易性,若不合要求時進行調(diào)整;在此基礎(chǔ)上適當改變水膠比,用水量不變,做三個不同水膠比的強度檢驗,通過三組實驗結(jié)果,用作圖法(或計算法)求出與混凝土配制強度對應的水膠比,從而確定實驗室配合比。
4、(1)混凝土的和易性好,則混凝土易于成型,且成型混凝土內(nèi)部密實、均勻,無過多連通孔隙,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高;(2)當混凝土的和易性較差時,如流動性差,則混凝土不易成型密實,內(nèi)部有較多的孔隙或孔洞,不利于強度和耐久性;如粘聚性、保水性差,則混凝土易產(chǎn)生分層、離析、泌水,質(zhì)量不均勻,且會在鋼筋或粗骨料下部形成較多孔穴,并在混凝土內(nèi)形成較多連通孔隙。因此,也對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不利;(3)當混凝土的流動性太大時,往往水膠比較大或水泥用量較大,因而混凝土的干縮和徐變較大。
5、建筑用鋼筋經(jīng)冷拉后,產(chǎn)生塑性變形, 屈服點提高,塑性、韌性和彈性模量明顯降低,若再經(jīng)過時效處理,則其屈服點進一步提高,抗拉強度也有所提高,而塑性,韌性則進一步降低,而彈性模量得以恢復。鋼材冷加工強化處理的目的是:提高鋼材的強度(或利用率),節(jié)省鋼材。